北极星售电网讯:1月16日下午,云南省发展改革委举行年首次定时新闻发布会。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陈凤昭介绍了经济运行、易地扶贫搬迁推进、最美丽省份建设、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云南”、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并就电价、医院合作共建、社会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猪肉价格、云南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问题,回答了与会记者提问。20余家省内外新闻媒体30多名记者参加了本场发布会。
第一方面,关于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这里,我向大家通报两个方面数据情况。
一是价格运行情况。
年12月,我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居民消费价格(CPI)温和上涨。12月份,我省CPI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5.1%;全年累计上涨2.5%,涨幅比全国低0.4个百分点,较年提高0.9个百分点。
根据我委监测数据,12月份我省“菜篮子”商品价格基本稳定,鲜菜价格有所上涨,猪肉价格稳中有降。与11月相比,“菜篮子”商品价格总体较为平稳。
年12月,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上涨1.5%,同比下降0.3%,全年累计与上年持平。
根据我委监测数据,12月,钢材价格环比小幅上涨1.16%,同比下降5.23%。
二是全省公共资源交易情况。
年1-12月,进入省、州市、县三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交易的项目总数个,中标(成交)金额.35亿元。累计公开发布各类交易信息条。
第二方面,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推进情况
年,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搬迁建设与后续帮扶并重,狠抓政策落实、任务落实、工作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取得决定性进展,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截至年底,全省16个州(市)、个县(市、区)99.6万人的套安置房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已入住86.64万人。累计拆除旧房15.9万套,复垦复绿亩。
工作中,一方面,着力细化帮扶政策。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扶贫搬迁搬出区和迁入区有关工作管理的通知》,做好搬迁农户搬出区“耕地、林地、宅基地”和迁入区“人、房、业”等服务管理工作;印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施以奖代补的工作方案》,通过申报、初审、专家审查、公示等程序,对55个人以上的安置点进行奖补,共下达年度奖补资金万元;会同省人力资源厅、财政厅、扶贫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工作的通知》,推动搬迁与就业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
另一方面,着力补齐设施短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标准,推进基础及公共服务设施与住房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印发《关于加快人以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义务教育学校和基本医疗卫生项目建设的通知》,确保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年春季学期按时入学,入住后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编制实施大型安置点配套基本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实施方案,争取并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11.09亿元,专项用于集中安置点教育、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现“三个转变”:一是建房方式由“统规自建和统规联建”向“统规统建为主”转变,统规统建比例由年的20.8%提高到年的99.7%;二是安置点由“点多散小”向“适度集中”转变,集中安置比例由年的80.6%提高到年的%;三是安置方式由“农村安置”向“城镇集中安置”转变,城镇安置比例由年的21.6%提高到年的90.6%。
第三方面,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推进情况
年,在省委、省政府统筹部署下,全省中国最美丽省份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统筹推进“美丽县城”建设和特色小镇创建工作。二是完成腾冲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和剑川、宾川、河口、峨山、勐腊国家园林县城申报和国家验收工作。三是评选推荐我省国家级森林乡村候选村个,93个村寨将被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四是开展康养小镇试点储备工作,初步筛选出昆明恒大嘉丽泽运动康养小镇、曲靖华侨城文旅综合项目、大理国际健康小镇、腾冲东山康养国际旅居小镇等12个储备试点。五是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年,全省共改造建设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公厕超过座、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超过88万座。圆满实现城镇镇区以上旱厕全面清除目标,全省A级以上景区全部消除旱厕。六是城乡绿化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省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地面积.83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33%,绿化覆盖率达38%;全省公园绿地面积.5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1平方米。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2.36%,森林蓄积量20亿立方米,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87.9%,湿地保护率达50%。七是美丽道路建设已见成效。昆明主城区至长水国际机场美丽公路建设基本完成,怒江美丽公路.3公里全线建成通车。按照“环境综合整治、沿线风景亮丽、建设美丽铁路”总体要求,以沪昆客专、南昆客专(云桂铁路)、昆楚大铁路为重点的美丽铁路建设正在积极推进。八是大力提升改善了九大高原湖泊周边林业生态环境。聚焦径流区水清、岸绿、景美,滇池、洱海、抚仙湖等九大高原湖泊在环湖及周边区域大力推进植树造绿,对河流沿岸进行披绿改造,实施造林40多万亩,极大地提升改善了九大高原湖泊周边林业生态环境,一批美丽河(湖)正在建成。
在此,我特别介绍一下特色小镇创建和“美丽县城”建设情况。
(一)特色小镇创建情况
年以来,我省紧盯“世界一流、中国唯一”的创建目标,严守“4条底线”,聚焦“特色、产业、生态、易达、宜居、智慧、成网”7大要素,按照田园牧歌、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绝妙景观5种类型,加快推进全省特色小镇创建工作。省政府命名授牌了21个“云南省特色小镇”。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企业投资主体的积极参与和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发展势头强劲、示范效应明显的特色小镇正逐步呈现,特色小镇的溢出效应和带动作用也日趋明显。
一是助推了民族地区的发展。获得省级奖补支持的特色小镇,覆盖了云南11个世居少数民族,极大的促进了我省民族地区的发展,有力的支撑了我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建设。
二是带动了区域脱贫攻坚。弥勒可邑小镇、元阳哈尼小镇、香格里拉巴拉格宗小镇、宁洱那柯里茶马古道小镇等特色小镇的创建,通过吸纳周边村落劳动力和把产业植入小镇,促进了小镇及周边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当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如可邑小镇的创建,把可邑村从原来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发展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脱贫攻坚的成功典范,实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元,辐射带动72户名贫困人口增收致富。
三是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民族地区的特色小镇创建重点在小镇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挖掘上下功夫,如喜洲古镇通过古院落文化的活化,充分展现了喜洲地方民族特色和院落文化的精神价值,有效激发了地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
四是助推了人居环境改善。红河州元阳哈尼梯田小镇通过传统村落的保护改造,大理州喜洲古镇通过市政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文山州普者黑水乡小镇通过对沿湖自然村环保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改造,保山市和顺古镇通过对大盈江环境整治,弥勒市太平湖森林小镇通过石漠化治理,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提升了宜居宜游水平。
五是促进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通过特色小镇的创建,一批特色化、产业化、智慧化的小镇已初具雏形和规模。喜洲、和顺、建水西庄紫陶等位于城市周边的特色小镇,成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和纽带,丰富了城市边缘结构;哈尼梯田小镇、可邑小镇、鲁布革布依风情小镇等特色小镇,促进了就地就近城镇化。
六是推动了全域旅游发展。文旅类特色小镇的创建,强化了“城市—景区—特色小镇—乡村”全域旅游产业链建设,成为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有力的支撑了我省全域旅游的深入发展。
七是搭建了产品展销新平台。通过特色小镇创建,红河州建水紫陶的知名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建水西庄紫陶小镇组团参加“第十一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展”,24件作品获国家级大奖。紫陶从业人员3.61万人,从事紫陶生产销售的企业和个体户达户,紫陶的销售收入年均增长50%,产品远销美、法、日、韩等国和全国各地。大理州鹤庆新华银器小镇,以银器加工为特色,聚集了国家级大师、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传承人等各类人才47人,小镇通过数字化建设带动农村电商发展,银器网络销售在总销售额中的占比达到30%,部分商户网络销售占比达到70%。
(二)“美丽县城”建设进展情况
一是细化“美丽县城”建设配套文件。先后制定出台了云南省“美丽县城”《建设导则》《建设流程》,印发了《云南省“美丽县城”建设案例汇编》《云南省“美丽县城”法规文件汇编》,进一步细化指导各地“美丽县城”建设工作。
二是开展全省“美丽县城”建设业务培训。先后在大理、昆明组织召开了2次“美丽县城”业务培训会和1次专家培训会,对州市县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共计0多人次。
三是成立专家委员会开展“美丽县城”建设指导工作。成立了由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领域共18位专家组成的省“美丽县城”建设专家委员会,并组织专家委员会分2轮赴16个州市43个县市开展专题调研,现场指导各地“美丽县城”建设工作。
四是组织开展“美丽县城”网络评选活动。组织开展全省“美丽县城”建设工作网络评选活动,累计点击量达万余次。
五是组织开展年全省“美丽县城”创建名单筛选工作。通过全面摸底调研、县市自查自评、州市书面申请、专家实地考核、网络投票评选、初步打分评定、实地调研复核、专家路演综合打分、征求部门意见9个步骤,初步评选出年“美丽县城”名单,已提请省委、省政府审议通过。
年全省“美丽县城”建设工作启动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美丽县城”建设列为年省政府“10件惠民实事”之首。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我省“美丽县城”涉及到的规划设计、建设方案、项目可研、项目招投标等大量前期工作已基本完成。截至12月底,各县市共计改造老旧小区个、万平方米,新建垃圾中转站座,新增公共绿地万平方米、停车场个、城市公园个、文化设施处、教育设施处、医疗设施处、4G/5G基站和Wi-Fi节点个,拆违拆临万平方米,改造和新建厕所座、农贸市场个、污水管网公里,改造县城出入口个、市政道路公里,修缮历史建筑、历史街区、文化古迹76处,特色化改造建筑外立面万平方米,改造提升主题街区个,一批“干净、宜居、特色”的“美丽县城”正逐步显现。
“美丽县城”建设对助推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和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等方面的溢出效应和带动作用日益明显。
第四方面,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情况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降成本决策部署,以推动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为着力点,聚焦为实体经济降低企业成本0亿元目标任务,全力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1—11月全省累计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21亿元,全年可为实体经济企业降低成本亿元左右。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落实了降成本措施:
一是推动减税新政全面落地。严格执行国家税收有关政策,深化增值税改革,落实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落实个人所得税新规定,落实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减免政策,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范围,对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和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给予优惠,继续实施支持文化企业发展增值税政策,延续执行部分已到期的税收优惠政策。年1—11月新增减税.86亿元。
二是大幅降低企业人工成本。通过降低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延期执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阶段性降低费率和降低企业缴存住房公积金,全面提高稳岗补贴返还标准等政策,不断降低企业人工成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企业缴费总费率从年的22.86%下降到目前的17.1%。
三是不断规范涉企收费。贯彻落实国家降低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全面停止省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大对行业协会和中介、金融、口岸、铁路、电力等领域收费的清理规范和价格监督检查力度,开展网络提速降费专项行动。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营商环境提升年”总体部署,深化企业投资审批改革、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完善企业注销制度、提高不动产登记效率、提升纳税便利度、推进保险代保证金、进一步简政放权,上线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开办企业“一窗通”服务平台系统、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等,多类事项“最多跑一次”,进一步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五是大幅降低用能成本。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扩大市场准入范围,放开一般工商业用户进入电力市场,打造全国首个电力交易服务“电交e通”平台,着力提升电力服务营商环境。利用降税空间联动降低了非居民用气最高限价;分两批降低全省一般工商业电价,每千瓦时累计降低0.元、降幅达22%,全年可减轻企业用电负担26.2亿元。对专业化产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实施优惠电价政策。
六是稳步降低用地成本。严格执行工业用地专项资金计提政策,全部取消省级及以下各级政府自定的附加于工业用地上的各项计提资金。以弹性年期出让、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停止征收各类新增建设用地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等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1—11月,全省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均价18.55万元/亩,降幅5.9%。
七是稳步降低物流成本。大力推进“三检合一”;延期执行高速公路通行费优惠,继续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跨境物流运输车辆优惠等差异化收费政策和铁路运价下浮优惠。
八是合理控制企业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将年内3次全面降准、4次定向降准释放的资金主要用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1—11月,全省金融机构发放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3%,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
第五方面,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情况
年,全省快速推进了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
综合交通网方面。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在建52个项目有序推进;成贵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渝昆高铁先期开工段开工建设,成昆铁路扩能改造永仁至广通段通车;中国民航局已出具昆明机场改扩建预可研行业意见,昭通机场迁建可研已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年,全省综合交通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亿元。
能源网方面。里底3台机组42万千瓦全部投产发电,乌弄龙4台机组99万千瓦已投产发电,托巴水电站左、右岸场内公路、导流洞及地下厂房辅助洞室已按计划开工;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已开工建设38个,完工24个,完成单项验收14个;乌东德电站送电广东广西特高压多端直流示范工程、云贵互联通道工程及其他电网工程稳步推进建设;全年新增天然气管道公里,水富-昭通支线已建成试运行,陆良支线、泸西—弥勒—开远支线(泸西—弥勒段)等项目基本建成。年,能源网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水网方面。大理州宾川县海稍水库扩建工程已开工建设,丽江市南瓜坪水库、文山州清水河水库、红河州弥泸大型灌区、石屏大型灌区工程可研报告及洱海大型灌区、保山坝大型灌区、保山市潞江坝大型灌区、腾冲大型灌区工程规划已经技术审查。年,水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约.33亿元。
互联网方面。年,全省光缆线路长度达.8万公里,比年末增长45.1万公里,省际光缆出口方向7个,出省光缆27条,省际互联网带宽能力达22.4Tbps。建设跨境陆缆共计13条。全省光纤宽带接入端口达.9万个,比年末增长.0万个,光纤用户达.9万户,占比93%。公众移动通信基站数达29.0万个,全省4G网络实现了%行政村覆盖,85%自然村覆盖,4G基站达19.5万个,新增4.9万个。昆明市被列为全国首批开通5G城市。
物流网方面。年1-11月全省物流量完成14.73亿吨,增幅6.9%。全省A级物流企业总数达到96家,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2个,全国示范物流园区1个。获批全国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5户,全国供应链试点企业7户。中信建设、普洛斯、新加坡丰树集团、福建名成集团等世界五百强及顺丰速运、京东集团、苏宁等国内知名快递企业业务不断拓展。省内重点物流企业已覆盖老、缅、泰、越等国家,宏星好运跨境物流大数据平台已投入运行。对内衔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成渝经济区,对外辐射南亚东南亚,内联外通的物流通道体系初见雏形。
第六方面,“数字云南”建设进展情况
全力打造“一部手机”系列品牌。
“一部手机游云南”自上线以来,共发布40次迭代产品,实现从可用到好用,APP平台用户突破万,月活跃用户超过万。年,“游云南”平台为游客提供超过万人次服务,“十一”黄金周期间就达万人次。全省16个州市、个景区、0家酒店、个租车网点组织了场景区线下活动,吸引数十万游客参与。“一部手机游云南”为游客提供权威、全面、便利、优惠的服务,已成为推动云南旅游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并成为智慧旅游标杆。“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动各类政务服务“掌上办”“指尖办”,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高效便捷服务,自年1月运行以来,截至年底,共上线政府服务事项个,注册用户达到万人,办理业务达到万件。“一部手机云品荟”围绕打好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按照电子商务发展新模式,面向各类销售渠道提供名特优产品直供及供应链服务。通过“产品库+公共服务+营销渠道”,构建全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目前平台销售产品主要包括文山三七、怒江羊肚菌、大理红云蜂蜜核桃仁、红河梯田红米、昭通苹果、丽江程海螺旋藻等我省名特优产品。“一部手机云企贷”以大数据、区块链和AI技术为支撑,为个人和企业用户提供一站式贷款服务,切实解决涉农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目前,已完成农户个人、农业小微企业、农业大中型企业客户授信覆盖。“一部手机”系列品牌正成为云南数字经济的拳头产品。
积极推进数据资源积累。
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中国林业大数据中心、中国林权交易(收储)中心、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南分中心等国家级数据中心落户云南。截至年底,中国林业大数据中心和中国林权交易(收储)中心已采集和收集各类涉林结构化数据1.5亿条,为“林业资源一张图”、国家林草局资金资产监管系统、亚洲象监测预警试点、云南核桃产业数据开发应用等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撑,初步形成了立足云南,服务全国的林业大数据服务体系。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云南分中心已汇聚覆盖全省16州市、个县的土壤养分与基础数据,以及全省万余亩耕地面积、涉及.40万农户的土地权属数据,为土地流转、产业布局等提供了权威的数据查询与分析。
引入国内一流企业落地云南发展。
腾讯全力开展“一部手机游云南”项目建设;成立公安禁毒大数据联合实验室,为省公安厅和重点州市公安局提供警务云服务;与昆明医院、医院等开展影像人工智能早期筛查、人工智能辅诊。京东集团与玉溪市政府开展合作,共对接企业家,与近30家企业达成了合作意向,助力玉溪传统特色产业数字化、标准化、电商化、品牌化发展。阿里助力云南电商脱贫,蚂蚁金服为云南17万三农用户提供了95亿元贷款,为超29万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者提供亿元经营性贷款;阿里健康与昆明市开展智慧医疗合作,已完成14家医疗机构上平台,逐步实现慢性病、常见病患者“送药到家”的业务模式。
(四)推动重点领域数字化应用。
一是创新实施“刷脸就行”工程。将“刷脸”工程作为“数字云南”建设的重大体制性、制度性安排,率先在昆明实施“刷脸就行”工程,将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住宿、餐饮、身份证明等领域。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已完成索菲特酒店和望湖宾馆刷脸入住,世博园、石林风景区、云南民族村等景区刷脸入园。计划以昆明地铁4号线和6号线站点作为刷脸出行试点,年2月底前在南屏街正义路商圈安装0台刷脸支付设备,打造“刷脸支付”一条街。
二是积极推动区块链普洱茶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双江勐库茶叶公司、京东数字科技集团、普洱茶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先行实践了区块链普洱茶追溯试点,通过区块链、人工智能、NFC芯片等技术,实现了普洱茶进料、发酵、压制、包装、出厂、批发等各环节信息的智能采集及上链。
三是加快数字小镇建设。对获得省财政奖补资金支持的特色小镇,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在精准治理、惠民服务、生态宜居等领域进行应用示范,着力打造数字小镇,力争在“创新智慧”上有质的飞跃。目前丽江大研古城数字小镇建设取得初步成效,完成景区名片、导游导览、AI识景、慢直播、智慧停车场、诚信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完成家餐饮户的视频厨房改造。在主要街道实现了刷脸支付。“5G无人扫路车”“5G无人巡逻车”“5G无人商店”相继亮相。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历史文化展示馆,集中展示丽江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历史重大事件等内容。
四是加快布局5G产业。截至年底,全省已建成5G基站个,覆盖了16个州市,主要位于行政中心、旅游景区、核心商圈、重点院校、医院、交通枢纽、工厂园区等。计划年5G基站总数达5.6万个。
第七方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情况
年以来,重点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制度、组织和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信用数据的归集、共享和应用,在制度保障、组织机构和平台建设、数据归集共享和应用、信用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截至目前,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覆盖40个省级单位、16个州市,已完成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司法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商务厅等省级部门的企业基本信息、行政许可信息、红(黑)名单等数据对接。共归集信用信息数据万条,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红黑名单、资质资格类信息等26类。其中,行政许可信息.52万条,行政处罚信息17.52万条。信用中国(云南)网站累计公示信用数据、法规规章及发布新闻共85.8万余条,总访问量.3万人次,日均访问量4人次,成为推进信用信息公开的“总窗口”。
二是切实落实联合奖惩措施。将国家部委联合签署的联合奖惩备忘录措施分解到各有关部门,为全面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目前,联合奖惩服务系统可对38个领域的黑名单实施全流程的联动惩戒。截至目前,归集红(黑)名单主体信息9.34万条,涉及失信主体20个、守信红名单主体8个,有关情况已通过信用中国(云南)网站向社会公示。积极开展拖欠农民工工资治理,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归集执行期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42条,推送至27个厅局部门进行全省范围内联合奖惩,实施限制黑名单企业参与工程项目招投标、将黑名单企业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检查频次,相关责任人限制乘坐飞机、高铁高档座位出行等惩戒措施,为4个劳动者追发工资待遇万元。
三是规范开展信用修复工作。截至目前,云南省共有80家企业递交条信用修复申请,通过省市初复审,并通过国家有关单位终审,删除87项行政处罚公示信息。开展各类重点失信领域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按照国家要求,完成政务、涉金融、电子商务、生态环境保护、拖欠农民工工资、不合理低价游等20余个专项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
四是创新推动守信激励“信易+”。探索开发“信易贷”“信易游”“信用+电力”“信易批”“信用+物流”等守信应用场景,对被纳入红名单企业给予减免费用、享受优惠、免交押金、降低门槛、优先办理、简化程序、享受便利等激励措施,提升公众对信用建设的获得感,引导形成“信用有价值,守信有力量”的良好氛围。招投标贷平台上线试运行,已协调6家金融机构上线了9款金融产品;“信用+电力”融合应用,助力电力市场化改革,在全国率先创立了电力市场交易信用保证机制和电力市场交易信用评价机制,超过2万家市场主体参与“信用+电力”应用,累计为企业减免信用保证额度近万元,大大减轻了企业资金压力,降低了市场运营成本。
五是开展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类分级监管。将国家信用中心推送涉及云南的60余万个市场主体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纳入云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同时推送给各州(市)和各行业主管部门,要求各州(市)和部门在开展“双随机”工作中以综合评价做为重要参考,对评价结果为“中”、“差”的约18.7万个企业进行开展分类监管,突出重点监管对象,开展提示性、警示性约谈,提升了监管效率和水平。
六是大力推进诚信教育宣传。成功举办“诚信建设万里行”(昆明站接力和曲靖分会场)活动,积极参与“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通过信用中国(云南)门户网站、信用云南APP、“信用云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6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