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正准备进酉阳叠石花谷景区游玩。记者陈维灯摄\视觉重庆
5月10日,“沿着高速看中国·重庆”采访组一行沿G65(包茂高速)继续前行,在板溪下道后车行3分钟,就到达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叠石花谷景区叠石艺术大门前。
初夏时节的午后,阳光开始炙热,但在叠石花谷景区里,依旧有不少游客游兴盎然,兴致勃勃地读“地球日记”,看石上“生花”。
今天的叠石花谷景区,以亿万年沉积形成的自然叠石、层层叠叠如花海般的粉黛乱子草、掩映在粉黛乱子草里的石林,还有景区里充满巫傩文化气息的各种叠石雕塑,吸引无数游人流连忘返。
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如今游人如织的叠石花谷景区,曾是一片面积达亩、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覆盖率不足30%、岩石裸露率超过70%的重度石漠化区域。
“要想生活过得好,除非石头生花马长角”
年初,考虑到旅游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巨大促进作用,酉阳县将旅游对口扶贫项目放在了板溪镇杉树湾村和扎营村这两个市级深度贫困村,并将通过乡村旅游助推当地脱贫攻坚的课题交给了酉阳桃花源旅投集团。
“那时候我们到村里考察,发现杉树湾和扎营这个地方,用一个字来形容,就是‘穷’!”酉阳叠石花谷营运中心副总经理周永乐告诉重庆日报记者,由于地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域,当地极度缺水,村民只能少量种植玉米这种耐旱作物,产量很低。
“我们当地有句话:要想生活过得好,除非石头生花马长角。”扎营村村民熊攀,一语道出了当年村民们的心酸和无奈。
但让杉树湾和扎营两个村的村民们没有想到的是,几年过去,他们祖祖辈辈守着的这一大片石头,真的“生花”了。
文旅融合发展,石上“生花”成旅游景点
那么,石头是如何“生花”的呢?
原来,重庆二○八地质遗址保护研究院专家考察后发现,该区域累积着面积堪称“中国南方之最”、距今约5亿年的寒武纪叠层石化石,具有巨大的科学研究和旅游开发价值。
“通过考察借鉴、专家现场指导、资源整合、市场前景预测和酉阳旅游产品分析,我们制定了以石漠化根治为抓手,以自然叠石观赏、乡村旅游开发、大地艺术打造为蓝本,以花海打造、非遗文化展示为爆点的景区开发打造规划。”周永乐介绍,叠石花谷景区打造强调文旅融合发展,巧妙地将酉阳本土的非遗文化植入到景点之中。景区内的傩神像、图腾柱、巫傩神坛遗址、篝火台、傩面山等以巫傩元素为载体的景点,造型精美,内涵丰富,布局合理,游人在景区内不仅能亲手触摸有着5亿年历史的叠层石化石,还能领略千年非遗的神韵。
“我们流转了该区域内的亩土地,并从其它区域转运土壤进行部分填充,增加区域内的覆土面积,又播种了根系发达、能够忍受干旱炎热和贫瘠土壤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粉黛乱子草进行水土涵养。”周永乐介绍,成片的粉黛乱子草如今不仅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也成为许多鸟儿栖息的乐园。
“这里这么漂亮,我们发现了一个好地方”
自年10月25日正式开园至今,叠石花谷景区已经迎来游客近两百万人次。
“真的没想到这里这么漂亮!”王女士和家人从湖南沿G65自驾到重庆游玩,回程时在板溪下道休息,“随便转一转,结果意外发现了这么好的一个地方,天气这么热,都能让我们玩得这么开心。”
毗邻G65,让叠石花谷成为许多自驾游客到酉阳的首选地。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就有15万余名游客前来景区游览。
纷至沓来的游人,也为扎营村和杉树湾村的村民带来了商机——两个村如今已有30余家农家乐开业。
熊攀一家就在景区旁开了“思源香柴火饭”农家乐,“五一”假期每天收入都超过元。
巨大的变化,还体现在村容村貌上。“以前村里都是木头房子和土坯房,不是又黑又旧就是破烂不堪。”为了改善扎营村和杉树湾村的人居环境,酉阳投入多万元,为两个村余栋民房进行了统一风貌改造,并对两个村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完善。
此外,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正在兴建的G65重庆段板溪停车区紧挨叠石花谷景区,还将设置通道直达景区。今后,自驾游客在板溪停车区休息时,从停车区就能购票进入景区游玩。
本文来源:重庆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