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林 >> 石林图片 >> 正文 >> 正文

新湘游记八部大王故里行

来源:石林 时间:2023/5/29

原创作者:石瑞超

这几年确实有点难,想去远方户外,有时,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

疫情反反复复老是安静不下来,有时还此起彼伏让人捉摸不透、心有余悸。

国庆有七天假期,我就盘算,想连着年休假,去云南雨崩。然后,再从丙察察入藏进疆,完成几年前走完祖国西南、西北国境线的愿望。无奈,出省的“四十八小时核酸检测”,落地后的“三天两检”,倡导“就近过节”等等,让蠢蠢欲动的心突然地降温了下来,毕竟防疫事大,不想自找麻烦。

出不了远门,即便是在湘西州内就近走玩,也让人在人接触人的过程中产生阵阵疑虑。这年头,迎面而来的陌生人,谁敢保证不是病毒的携带者?

“唉,该死的疫情,何时才是个尽头?”

“只有去人少的地方,才能保证相对安全。”在与驴友万水千山商量户外线路时,我们达成了共识。决定在保靖与龙山交界的山野之间走玩,不去人多的地方,并约定10月1日下午三时出发。

第一站是保靖的红石林,然后走迁清公路,晚上露营首八峒。第二站之后,走龙山桂塘穿洞、贾市古镇等地。帖子一发出,就有13个人报了名,有只参加第一站活动的,也有参加第一、第二站活动的,还有5人参加全程活动。与往日出行步调一致相比,这次旅程怪怪的,全然不是户外该有的样子,倒像七拼八凑拼散客游玩一样。

从花垣县城过保靖复兴镇不远,有一条乡道直接可进入保靖县城所在地迁陵镇境。乡道公路虽然比较窄,但全程都是水泥路,路况很好,鲜有车行,很少有会车的辛苦。半个多小时,就可到达红石林所在地迁陵镇府库村。

湘西州境,有很多红石林,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幽幽石径,神秘神奇。最著名的有花垣雅酉红石林,如果与贵州的连片,堪称国内最大红石林。此外,还有龙山洛塔石林,古丈红石林等都很有名,也是多年的景区景点,闻名遐迩。这些石林,各有千秋,互有看点,规模都很大,成片成岭,怪石嶙峋,纹似波浪,幽似深谷,群峰如阵,巨石如船,深入其中,总会为那惟妙惟肖的景像所惊叹,让人流连忘返。有的红石林,没有两天时间,根本走不完,也看不够其精华。

一些游客走玩这些红石林后,拿出手中的照片与其他到过的游客对比,往往有种虽走红石林,枉到红石林的感觉。这与游玩的时间和走马观花的模式有关。走玩红石林,最宜细品。慢慢地走,细细的看,在攀上爬下中横看侧描,在狭谷奇孔里探头探脑,在奇石怪峰中想像思索,于不知不觉的轻松里大汗淋漓,在劳累辛勤的攀登中身心放松,这才是玩红石林的最佳方式和境界。

每次游走红石林,我都喜欢一个人去玩。拾一级级石阶迈步阳光的未来,捡一片片枯叶思忆往昔的苍郁,摸一块块石壁对话亘古的桑田,在孤独中感受石林的寂寞,在幽谷里听闻石林的呢喃。体会沧海桑田的美丽,领悟千转百回的重生机缘。

保靖红石林是最近两年才开发整理出来的景点,规模不大,却独有特色。

走进这片还未发育成熟的红石林,尤如进入海底迷宫,狭长的石缝里红石如波浪条形,一扭一曲,婉婉转转,让人目不暇接。更让人充满乐趣的,是进入一处石壁,石壁伟岸地耸立在红石林中,似一堵城墙,中间有一小孔恰似葫芦形状,人们从上往下透过葫芦孔拍照,下面的人仿佛就在葫芦里,很有诗意。而每当有阳光照射的时候,一缕阳光从孔中射出,照在下面的地里,光线成束似极光,很是有趣。我们在那里停留的时间最久,大家窜上窜下,从不同角度放大着从“葫芦”中拍摄的魔力。

我一个人流淌在红石林的“鱼背”“凤尾”之中,忽然,一位在另一处石林顶部游玩的美女把我叫住。原来是吉首的一位驴友,她们在保靖城做客,慕名前来红石林。这名叫九九的驴友,我们曾经一起走过一次户外。不期而遇,她兴奋地要我在高处的彼岸给她拍照。她一顶草帽,一身洁白的服装正好与红石林相互印衬着彼此的美,如果再来一条长长的红纱巾,那真的就是一幅江山秀美人风流的画卷了。

户外的美,不仅源于自然原生态的巧妙,而且,也出自户外人内心的真实友善与包容。一群本就陌生,甚或毫不相干的人,因为心里的追求与梦想,众志成城地结伴同行,一起走过,成就了一段难能的美。美在心里,美在彼此历史的记忆中,这就是户外的一种魅力。

从红石林沿公路直接登顶再下山,就到了迁清公路。迁清公路是指从保靖县城迁陵镇至保靖县清水坪镇这段沿酉水河而上的公路。酉水在深山峡谷里,弯弯曲曲,折折绕绕,似长龙长虹。河两岸悬崖峭壁,风光无限。过去,这条河上常见拉船的纤夫和放排的水手,因为修了碗米坡电站,通了公路,坐船和放排的人也便就少了。而纤夫的艰辛,放排人的险难,并未随时而去,反倒成了人们津津有味的美好念想。

我有一位好友,是这一带白云山下的苗族人,性格爽直,心肠侠义。我与他在花垣、龙山、吉首曾一起共过事,友谊至今。他曾在自己家乡碗米坡拔茅的一家金融机构当负责人。他告诉我,当年从拔茅进出保靖县城只能坐船,遇上急流险滩逆水而上时,全船男丁都得下船当纤夫拉船,有时还要踩着河水或跳入水中,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才能让船安全过滩。大家穿着一条裤衩,随着船工号子,一声一发力,“嘿呵,嘿呵”,声音低沉浑厚有力,号子婉转激昂,催人奋进。人们在号子声中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每个人无论身份高低都不惜余力。他说,那种场景,虽然很累,却乐趣无穷。

前几年,人们在酉水河岸的悬崖陡坡边修了迁清公路,岸边悬崖、村落、高山、茂林,处处和谐共生,美不胜收引来无数游人。

走的人多了,互相传颂推介,迁清公路便有了“酉水百里画廊”的美誉,渐渐成了网红公路。来这里打卡走玩,尤如猎奇艳遇,是心与自然交流融合最好的地方,有峻山供依偎,有丽水伴缠绵,四季如画,心可放马。

那一日,我们一路停停走走,指指点点,饱览着迁清公路的独特。在碗米坡大坝时,我们特意从迁清公路对岸去沙湾,一路绕山而上,只见头顶白云如絮,团团簇簇挂在天边。谷内的酉水忽隐忽现,水波如鳞,荡荡漾漾倒影着山川白云。从这里去沙湾,虽然路途远了一点,但是,能领略与迁清公路不一样的景色。

沙湾是个行政村,三面环水,村前是酉水,村后的崇山峻岭中还有两条溪流,在村后汇合后流入酉水。村寨所处的地方是一块突兀在酉水中的小山丘,依着山丘向前伸展着一片缓缓的如椭圆形的开阔地,村民们依着地势,一级级,一阶阶错落有致地修建着土家特色木房屋,很多是两层结构,方格方窗,雕刻精致,美妙传情。

这里的百姓人家都很讲究,家家门前都建有楼门。有的人家,用大木头做成如小阁楼一样的楼门,上面盖着青瓦,留有檐角,门上贴着门神。一人高的围墙挡住了外面人的视野,使人看不清里面的结构和摆设。有的人家,则用几根大楠竹做简易的门,上面搭上几块杉树皮遮风挡雨,门前,用竹子编成一个松散的小竹门,院坝一目了然,让人一看,立马“柴门闻犬吠”的诗句便应口而来。因为山水秀丽,村寨优雅,沙湾村被人誉为“湘西最美小渔村”。

跨过酉水,迁清公路上是一座高大山脉,这便是湘西著名的白云山。沙湾村前的白云山上挂着一壁峭壁,如一匹高大骏马的马鬓,昂首向天,气势雄伟。马鬓下的河岸边是闻名在外的首八峒村。大多数游客是从首八峒村码头坐船去的沙湾,八元一位,负责来回,价格很是公道。

首八峒村是并村后合并设立的新村,用的是新名,大概是因为八部大王的遗迹在这一带而得名“首八峒”。

世人常常说的去首八峒村,其实,去的却是沙湾村,都误把沙湾村当作首八峒村了,所有对外宣传的首八峒村,图片大部分是沙湾村的景色。而沙湾和首八峒各为独立的行政村,以河为界,互相并无牵扯。

关于首八峒,与土家族的历史起源和兴盛有关。土家族被人称为“古老而新兴的民族”,主要居住在湘、鄂、渝、黔交界之地,西至贵州梵净山、乌江,东达彝陵、江汉,北抵巫山、长江,南接兰澧芷沅,处于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方圆约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人口约万,在我国56个少数民族中排名第七位。说土家族古老,是因为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宋代便有记述。说其新兴,是因为,直到年才通过永顺籍的一位学者争取,土家族始成为国家认可的单一民族。

相传,土家族的祖先有八个儿子,各住一个区域,称为一峒。首八峒为八峒中的第一峒,具有头领的地位,也是土家族人视为兴盛的发祥地。其先祖尼壳籁(音)生于6月初6,后人建有八部大王庙以示纪念,并于每年6月初6聚集,举行祭祀先祖仪式,四面八方的土家儿女都会前来朝拜,渐渐地,这个日子就成了土家年。首八峒因为记忆着土家人古老的图腾,也因此成了土家族人心目中的圣地,

前些年,研究人员在沙湾村发现有清乾隆二年(年)前修建的八部大王庙遗址,被视为土家首峒遗址,是湘西州唯一的八部大王遗址,首八峒也便因此名声再次响亮了起来。人们慕名前去首八峒,看八部大王庙遗址,徜徉在风景秀丽的美色中,追寻一个民族一段光辉的历史。

我们选择在沙湾村村部旁露营,这里有一处小广场,中间圆形的台子上用木块铺着,帐篷搭在上面,再好不过。

这里的民风非常纯朴,我们扎营不久,就来了一位50来岁当地的一位管理者,他那一句“你们来了!”,仿佛是迎接久违的亲友。然后,他要我们按照要求进行防疫扫码和登记,我们欣然配合接受。

农村的工作,确实很讲究方式方法,许多事情,沟通到位便能春风化雨。看到友善的他,我拉家常似地与他谈天说地起来。

我的母亲是保靖土家族大姓向姓,虽然我在湘西土家族的县市全都工作过,但我父亲是苗族,我也是在苗区里长大的,传统的环境、基因和对自身民族的情怀使我很少有思考地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