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林 >> 石林图片 >> 正文 >> 正文

云南石林思想观念转变了,才能真正脱贫致富

来源:石林 时间:2025/5/18

央广网昆明9月24日消息(通讯员赵芬)年12月底,我的退休手续就办完了,但是我还想继续为村里脱贫做些工作,村里人也挽留我,我就主动向组织提出了继续驻村的申请。

年3月,主动请缨到芭茅村扶贫的我,虽然有着一定的心理准备,但到了这个地处石漠化高寒山区村庄后却仍让我震惊,人烟稀少、荒凉贫穷。

芭茅村委会辖芭茅、路花2个村小组,距离县城43公里,水土流失严重,植被稀疏,村委会办公场所位于村外的荒山坡下,遍地泥泞,连厕所都没有。

带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我住了下来,我想,只有住下来和群众打成一片,才能切身体会群众的苦与难,村里的办公室成了我的住所,我成了名副其实的“住村”书记。

我驻村开展帮扶工作的第一件事是开展调查,了解实情,通过对多户村民和45名党员展开的访问和谈心交流,我意识到,除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外,思想观念落后,缺乏脱贫的内生动力才是关键。比如“懒汉”张保寿,40多岁,早上11点多还在家里睡大觉,家里一片狼藉;只要有点钱就拿去喝闷酒的“光棍”张建伟;得了胃病,身体很差的卢吉才,辛苦供养的2个大学生,毕业后却只能去餐馆打工,到他家走访他只会哭。

“脱贫先脱脏”是我提出的让很多人都不理解的做法之一。有的村干部想不通,纷纷来找我说“别的村都忙着上扶贫项目,我们村却忙着抓卫生这种小事?”

“只有村内环境整洁了,人的精气神才能提起来,人勤了,脱贫的内生动力就出来了。”我解释道。

我和村里的干部、党员一道,全力推进“七改三清”工作,每到一家我都要叮嘱搞好环境卫生,有时甚至主动帮忙打扫。我盯着“懒汉”张保寿,早上到家门口喊他起床,和他一起打扫庭院的卫生、收拾杂物。渐渐的,张保寿从一开始的羞愧懒惰变成了后来的感激和勤快肯干,还帮着做其他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改掉懒散的毛病。

通过大力协调和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我筹措了余万元资金,新建、扩宽、硬化村内外道路、活动场所,修整污水糖,新建公厕、待客处、村民洗衣房等,建立卫生保洁长效机制……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所在的路花村党支部,曾被评定为“后进党支部”,长期没有党员活动场地,没有工作计划,“三会一课”制度和主题党日活动处于空白状态,已经处于涣散瘫痪状态。

“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经过不断的总结思考,我认为搞扶贫工作也要像做纪检工作一样,得紧盯关键少数、关键环节,抓住党员和贫困户这两个关键少数,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出来,把贫困户的脱贫信心激发出来。

于是我带领村党总支认真开展“三会一课”,组织主题党日等活动,帮路花村小组党支部理清工作思路,与党员逐个谈心谈话,扭转慵懒散的风气,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修缮党员学习活动场所,配备支部工作时硬件设施,使路花村党支部活动有了阵地,学习有了场所,党员干部看到了希望逐渐转变了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

支部委员李学成不仅自己带头扩大种植人参果面积,还积极主动到农户家宣传脱贫理念,传授科学种植、增产增收经验。年李学成由原来的10亩扩种到18亩,纯收入提高到18万元。党员黄文林年种植15亩,年收入8万元,年扩种到21亩,纯收入达到20万元。他们的成功示范,带动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要摘‘帽子’,要脱贫,得有像样的产业。”我还记得刚来那一两年,春耕生产时间普遍很长,2个月能把地种完算是快的了。农作物生长良莠不齐,根本没法统一收售,跟不上市场节奏,价格普遍偏低。

现在,为了赶上种植人参果的黄金时段,村民们采取雇佣的办法,集中时间,集中精力抢种人参果苗。每年的3、4月份,村口的“路花大饭店”“柳树湾大食堂”生意特别红火,村民家里也不留人煮饭了,饭馆里吃一顿,方便快捷,节约时间,还多出一个劳动力。

“专家说了,我们村的石漠化土壤里富含硒元素,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人参果又甜又好吃,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说起人参果,村民们也都是喜不自胜。

“村里的劳动力从原来的“想出去”到现在的“请进来”,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9月下旬到11月上旬,是人参果丰产季节,这期间到路花村打工的当地和周边县区村民就有多人,每年我们村的人参果农付给工人的工资就高达多万元。”每当县内外的考察团来到村里,党支部书记黄海平都会自豪的向人们介绍。

经过不断努力,路花村按照“支部引领、协会培育、公司运作、农户参与”的发展思路,带头种植人参果,做大做强人参果这一产业。年,建成了0多平米的人参果分拣中心,在6家人参果专业合作社中成立了合作联社,全村多户农户栽种人参果亩,实现产值多万元。解决了当地贫困户和周边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顺利整村脱贫摘帽。

现在,如果有新的惠民惠农政策和改革创新举措需要传达时,我只能晚上去农户家里和他们讲讲,白天村里根本没人,大家舍不得浪费一丁点时间,都在地里搞生产。我觉的这是好事,村民的思想观念转变了,内生动力足了,有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能力。

今年,路花村全村扩大人参果栽种面积到4亩,村里有22台10万元以上的农耕机械,70%的农户购买了家庭小车,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面积、统一楼层、统一外观“四统一”的要求,19户业主集中建起了“路花新村”小区房,看着漫山遍野的人参果和群众的笑脸,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