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到的人类文明史上最古老的水上交通(运输)工具是什么?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是对黄河两岸的羊皮筏子念念不忘。年冬,零下17度左右,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下的黄河石林龙弯村河段,体验了这迄今有多年历史的古老交通运输工具。
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它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最后流入渤海。在黄河流经的两岸,孕育并创造了无数灿烂的华夏文明。而皮筏子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这种古老的运输工具,在唐朝起初是以牛皮为船以渡,到了宋时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古称“革囊”,今称“羊皮筏子”。用羊皮筏子送人渡河、运载货物这种交通方式,流行于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以兰州一带为最多。战国时期的伍子胥的“牴夷”可以称之是其鼻祖。
黄河羊皮筏子的羊皮胎通常只用山羊的,且只用公山羊。羊皮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在过去,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子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
跟所有传统的水上运输工具不一样的是,这羊皮筏子得吹气,而这吹气,可不是依靠其他什么工具来进行打气,这是完全由人用嘴吹气,使其胀满。据当地老人说,“吹牛皮”(参考牛皮筏子)的俗话就是来源于这里。
古文献记载中,“革船”一词频现。“革船”,顾名思义,就是由动物的皮革制作而成的水上摆渡工具。其历史非常悠久,但羊皮筏子的正式出现是在北宋时期。《宋史·高昌传》:太平兴国六年,宋供奉官王廷德出使高昌,“次历茅女蜗子族,族临黄河,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或以囊骆牵木筏而渡。”
但“革船”一词出现很早,“羊皮筏子”一词出现则较晚,如果将视“革船”为羊皮筏子的雏形,那么,羊皮筏子的历史可以说是相当悠久。虽说兰州的羊皮筏子很有名,也有确切的历史记载,在清朝康熙年间兴起。但若想感受黄河岸边与古老运输工具之间的历史穿梭,黄河石林是个不错的地方。
黄河石林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之一,以古石林群最富特色,但羊皮筏子却成为了这里最新奇的旅游体验。我一开始以为它会很晃动,但坐上去并在黄河上漂的时候,其稳固性超乎我想象。
羊皮筏子作为蒙昧向文明过度的产物,有游客曾说这是一种极为残忍的交通工具。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皮筏子也罢,“革船”也罢,它出现的历史很早,也不单单只是在黄河两岸,包括古代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印度旁遮普邦有用水牛皮制作的皮船、北极地区爱斯基摩人曾使用海豹皮做的船只打鱼、南美印第安人使用鹿皮船....
古代人民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制作发明了这一工具,极大地拓展了的视野和生存空间,它们无疑是人类文明进化史上的一项伟大的发明。现如今,人们已经为其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兰州的羊皮筏子更是制定了计划保护。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古老的黄河之上依然是漂流着羊皮筏子,但乘筏人已不仅是贩卖瓜果蔬菜的货主,不是走亲戚探望朋友的老百姓,更多的是寻幽探奇的游客,到黄河边乘羊皮筏子已变成一种休闲和体验。
过去,它解决了人们的运输问题、拓展了视野和生存空间;今天,它给黄河两岸又带来了新的生机。它不仅连续不断承载了几十代人的劳动、生活、交通运输的历史使命,更是浓缩了黄河文化千百年来的历史价值。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