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陈晨
鹤壁市山城区三家村,村民家房前屋后,廊柱、墙体、楼梯,道路两侧的围墙,被涂上了绚丽的色彩,还有彩虹梯、天使的翅膀、跃龙门等,适合拍照的彩绘画,被网友们称为“彩虹村”。
而打造这个“彩虹村”的是一个姑娘,97年大学生张桂芳,三家村党支部书记。
张桂芳,土生土长的三家村人,年6月从天津市天津农学院植物保护专业毕业,年1月成为鹤壁市山城区石林镇三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任职以来,张桂芳通过走访入户掌握全村基本情况和群众家庭情况,根据村庄优势和村民需求干出了几件“大事”。
三家村由于地理位置因素,在工业发展上具有局限性,但整体地势决定了民居房屋呈阶梯性排列,层次优势明显。通过外出考察,确定了彩虹村建设的可行性后,通过多方协调募集资金,一期项目已经完工,彩虹村也初具风貌,慕名而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先后被央视、中国日报、河南日报、北京新青年、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等媒体报道宣传,并被邀请参加河南卫视出彩河南人的节目录制。
日常工作见能力,关键时刻显担当。今年汛期,张桂芳带领村“两委”干部24小时不间断的巡逻。对需要清理的泄洪通道和被堵塞的下水管道,就自己一点点用手抠开,满手倒刺;一个人做不了的,就和党员干部一起把几百斤的水泥板从泄洪道路搬移。大雨中,胶鞋磨破了脚,雨水打湿了全身衣物,都没有阻止她的步伐,一天三万多步的记录就是那一刻的功勋章。因大雨停电,就挨户到独居老人家中叮嘱注意安全,把在低洼处居住的村民安置到村委会。雨势稍弱,她就发挥熟悉网络的优势,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腾讯公益等处争取到了余万元的应急物资,发动群众自发捐款5万余元。经张桂芳提议,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同意,决定留下小部分物资,把更多的物资交由镇政府分配给其他受灾村,有效地帮助石林镇群众渡过难关。张桂芳的相关事迹相继被央视、新华社报道,并被邀请参加河南卫视出彩河南人的节目录制。
乡村振兴的路上,不仅要让村子美起来,还要让村民富起来。三家村将以试种高产量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实现农作物产量增收,通过对农作物进行精包装二次精加工,提高村民收入;全村以农耕文化研学基地为主体带动村内的集体经济发展。日前,三家村与淇花食用油公司签订战略协议,为村民增收找到了新出路。
黑了自己,美了村庄,年龄虽小,干出大事。张桂芳同志任职前,也是爱美时尚的都市女孩,经营着民宿,收入不菲,任职后乡村的烈日让她变的黝黑发亮,以年轻人的冲劲闯劲带动了村“两委”和党员群众的干劲,用新思维新方式给老村庄带来了新活力。“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用张桂芳的话说就是,“我虽是个‘小’支书,也要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留下色彩”。
编辑:蒋晓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