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山城区金博大商场影院入口处,一间10余平方米的小店店,一位年轻小伙正在桌案上娴熟地把香蕉、西瓜等各种水果去皮、切块、装盒……这个30多岁的小伙子便是山城区石林镇店庄村苏文奎。
苏文奎一家六口人,上有年老体弱的父母,下有两个年幼的儿女,母亲脑梗、高血压,儿子脾胃虚医院跑,生活一直过得很窘迫。在社会上打拼十多年的他,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这么多年一直没闯出什么名堂。眼看着父母年事已高,需要陪伴和照顾,苏文奎便回到家附近打工。
年初,一次偶然的机会,苏文奎得知经营水果捞甜品店效益还不错,心动了。他思量着,开个小店投资少、风险低,再有妻子头脑灵活,并且还有从业经历,自己年纪轻轻,何不试试也开个小店呢。
之后的一个月里,苏文奎跑了城区地段进行“调研”,选定了大型商场金博大楼下的一间房,不仅人流量大,而且附近有一个儿童游乐场,这都是潜在的顾客群呢。可算下来前期投资需要4万块钱呢,资金从哪来?财政局帮扶干部陈飞在走访中得知他的创业想法时,大力支持,积极联系扶贫办、农商银行等部门。多方协调下,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其申请办理小额信贷。接下来的日子里,置办炒酸奶机、冰柜等用具,粉刷墙面、购买桌椅等,各项准备工作在繁忙中有序推进,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小店终于开张了。
为了做出口碑,苏文奎用的都是上好的纯奶自己酿造酸奶,各种水果的挑选也是亲自把关。一次,一个亲戚家有几箱快过期的纯奶,说要便宜卖给他,可他一口回绝了,“别说便宜了,就是白送我也不会要的”。他说,投机取巧、偷工减料,这样的生意是不会长远,做生意,顾客的信任,产品的品质才是屹立不倒的法宝。
晚上10点多,他还守着小店,一边招呼顾客,一边准备第二天要用到食料。而准备完这些,他才能起身赶回十来里外的老家。“现在人们都注重养生、营养什么的,水果捞营养丰富、水果鲜美,男女老少都喜欢吃,前景还不错,”他对未来的生活满怀信心,“这不,我申请的贫困家庭创业补贴也快发下来了,国家政策这么好,我现在就想抓住机会把自己这点小生意干好,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老板,来两份水果捞,再来一份炒酸奶带走。”他热情地接待着顾客,“师傅,这是我研发的新口味,送您免费品尝,请您提提意见,督促我改进。”眼见俩人聊的热乎,笔者疑窦顿生,原来是小店常来光顾的老顾客,因为店里的水果捞奶味醇厚,即便是小店搬迁,每隔一段时间还特意赶过来买上几份。“做生意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出新产品,才能留住更多的顾客,别看小店才搬过来两个多月,上个月除去房费还有原材料,挣了多。”他跟笔者算了一笔账,眼神中透着一股自豪。
夜幕降临,出来乘凉游玩的人越来越多,不时地有顾客光顾小店。看到苏文奎忙碌的身影,似乎看到幸福的脚步正向他阔步走来。(鹤壁市鹤山区委宣传部王欢供稿)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