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傩山上领头人——花垣县民乐镇麻拉村麻兴刚支书带民发展产业故事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特约记者:铙静石林荣吴建斌麻兴刚,现年64岁,民乐镇麻拉村人,花垣县著名企业家。本已退休乐享天伦的他,为了村里的发展,毅然担起麻拉村支书的重担。回到村里后,他迅速转变身份,放下“老板”身段,踏踏实实当起了农民,一心一意带领村民种茶。通过两年的努力,如今茶园已完成定植面积亩,流转土地亩。
花垣县民乐镇巴傩山千亩茶叶示范园。石林荣摄一年3月,因麻拉村发展的需要,年过半百的老板麻兴刚回到村里任职。回村任职后,麻兴刚发现10年前(两河乡)基础条件最好的麻拉村,已经远远落后于别人。不能让麻拉村再掉队了,要趁着精准扶贫的好时机,让麻拉村迎头赶上,麻兴刚暗暗下了决心。麻拉村有两个自然寨,年以前两寨之间没有通车路,麻兴刚多次协调有关部门打通和硬化1.5公里的连寨路,与此同时,硬化2.6公里的通村主干道。同时,加强阵地建设,改善村部办公场所环境,完善村级财务,让麻拉村走上了正轨。
花垣县民乐镇巴傩山千亩茶叶示范园。石林荣摄二麻拉村户人,其中建档立卡户76户人,是一苗族贫困村。如何带领老百姓发展致富产业,麻兴刚深感千钧在肩。年4月,他参加全州稳定脱贫视频会,州委提出“两茶两果一叶一烟”产业发展战略,企业家独有的嗅觉让他觉得发展产业的大好机遇来了。会上州里提到的几大产业,他在心里作了盘算,一一作了对比。麻拉村海拔高,结合本村条件,只有茶叶和油茶最为适合。“两茶”项目通过对比后,麻兴刚果断决定种植茶叶。为坚定村民信心,麻兴刚3次组织村民外出到保靖县黄金村、吉首隘口村考察学习回来后,一村民说“黄金村自然条件比我们麻拉村还差,别人能搞,我们肯定也能搞。”村民看到了种茶的光明前景后,茶叶产业的推进工作自然水到渠成。
花垣县民乐镇巴傩山千亩茶叶示范园内村民们在种茶。吴建斌摄三麻拉村的田土都集中在寨后面的巴傩山上,一条羊肠小道成为发展产业的瓶颈。要修产业路,先要打通村部到后山的路,短短的米要拆掉3栋房和5个偏房,为了村里产业的发展,村民们二话不说,纷纷拆房让路。年春,2.5公里机耕道修到了后山上。年下半年,他带领群众翻耕荒田荒土,当年完成定植茶叶亩。巴傩山自然风光秀丽与长满映山红的梳子山景区相邻,为茶旅一体开发提供自然资源的条件。为长远发展计,麻拉村和梳子山村联手在巴傩山共同开发茶叶,目前已完成定植面积亩。“老牛自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对于产业的未来,他已提前作了谋划。麻兴刚为麻拉村的产业作了两手准备,一是如果将来有企业愿意接管这片茶园,他愿意退出,他要让村民知道自已带领大家种茶不是为了利益。二是让儿子着手注册成立农业公司,在没有人愿意接手的情况下,为将来继续做这个产业做准备。麻兴刚对儿子说:“我是麻拉人,麻拉村的茶叶产业绝不能因为管理不到位而流产,我老了,做不了了你接着搞。”(所有数据截止时间为年3月25日)
花垣县民乐镇巴傩山千亩茶叶示范园。石林荣摄
[责编:吴建斌]
[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