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亿年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一片汪洋泽国的大地上,历经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形成了今天极为珍贵的石林地质遗迹。浩如林海的奇峰异石,疏密有致,高矮错落,构成了一幅千姿百态、神韵流动、气势雄伟、蔚为壮观的喀斯特地貌精品全景图。
阿诗玛
走进石林,怪石嶙峋,峭拔突兀,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天工不见斧痕”的自然之美也体现的淋漓尽致,让人充满无限的遐想和向往。石林之美,不仅是石峰的气势恢弘,造型丰富,而是其随着时空的变换,在光与影的相互渗透下,显现出瞬间的美感和意境,给人予震撼和感动。
石林胜景
据地质学家的研究,在距今2.7亿年前的二叠纪以前,石林地区处于茫茫古海洋之下,海底碳酸钙沉积物和死亡的古海洋生物的沉积物,一起堆积演化成数十米厚的石灰岩。石化了的这些远古珊瑚和贝壳等生物形体,就这样被永久的保存在石灰岩里面。
千钧一发
在两亿七千万年以来的大规模的全球火山活动和地壳运动中,海水逐渐退去、地壳慢慢抬升,石林地区逐渐成为陆地。在这个漫长过程中,石林地区被火山玄武岩覆盖的石灰岩一方面受到地壳变化的挤压破裂成一组组相连的巨大石柱,另一方面来自雨水和空气的冲刷和溶蚀,石林进入了早期溶蚀演化阶段。
由于地壳不断变化运动,后来石林地区又成为内陆古湖被湖水淹没。大约在三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过程中,石林地区又被缓缓的抬升为陆地,在这个过程中,石林进入了现今形态最重要的地下溶蚀和地表溶蚀与红土形成的演化阶段。今天我们看到石林红土地上的这些石头景观,其基本形态成型于距今百万年以内,比如阿诗玛景观石,据地质学家的测量研究,基本形态大约形成于四十万年前左右。
曾任国际洞穴联合会主席的D.C.福特先生对石林这样评价:“云南石林具有举世无双的两大特色:比其他闻名于世的剑状喀斯特复杂得多的演化,个体特征上展显出更复杂多变的形态类型。在云南石林,历史、地质学家和地貌学家可以找到三种景观,可以说价值居世界之冠……”
图文发表于“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