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林 >> 石林优势 >> 正文 >> 正文

锦缘陶的爷孙们

来源:石林 时间:2025/5/21

听闻石林瓷厂内锦缘陶擅长原矿釉色土陶烧制,趁着周末,和友人一同前往拜访。暮春时节的潦浒,尚未迎来春雨,但村庄周边各种树木花草依旧顽强地吐出一片片新绿,小鸟在林间雀跃地鸣叫,为这干燥的季节带来了一丝丝生机。初次走进石林瓷厂,映入眼帘的是工业风十足的小广场,曾经为石林瓷业立下汗马功劳的球磨机、练泥机、滚压机等各种被淘汰老旧机器设备,锈迹斑驳却又刚强坚硬地固定在广场周围,向过往的游客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锦缘陶坊就坐落在广场边上,门口是利用废弃陶器种植的一排排绿植,绿植下的一张小桌上,放着一把壶和几个茶杯,旁边一位老人半躺在藤椅上,随着藤椅的摇动,悠闲地享受着春日的寂静。

踏进陶坊,展览架上摆放着形式各异、大小不一的提梁壶、侧把壶、异形壶、冰烟壶、蒜头瓶、宜春瓶、茶罐、茶盘等陶制品,斑驳的阳光透过窗子照射进来,让形色各异的釉面熠熠生辉,似乎都在向游客展示自己最诱人的光泽。

旁边的工作室内,一名40多岁的匠人师傅正在制作一支烟筒的泥坯,坯子像是从竹子上截取一节并被泥化的一般,让人能清晰看见竹节生长的痕迹,身旁的晾台上,摆放着一些已成型的壶坯、杯坯。他是这间工坊的主人蔡锦山,通过交谈了解到,蔡师傅自幼受祖辈、父辈的熏陶,对陶瓷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中学毕业后刻意报考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学校陶瓷工艺专业,如愿以偿地进入石林瓷厂工作,算是完成了儿时的心愿。但随着社会发展,迫于生活的压力,他不得不辞职外出打工,但心里始终割舍不下陶瓷情节,于年再次回到这里重操旧业,继续自己的陶瓷情。如今,他深得父亲真传,真正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在铁红花结晶釉等传统原矿釉色的配比和烧制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

当谈到石林瓷厂的发展及陶瓷、釉色烧制时,热情的蔡师傅便将门外的老人请了进来,说是他父亲,在原矿釉这方面,他父亲才是专家。已经80岁的蔡洪寿非常健谈,说起成年的往事,就像记忆的河堤决了口一样……

“我16岁就参加工作了,就在下面的石林瓷厂,以前叫曲靖瓷厂,那时候厂里没有像现在的机器,虽然是流水线作业,但像选料、碎料、拉坯,包括后来的上釉等基本都是人工,最早的时候,碎料是靠牛拉着石碾来回地碾,收集起来再沉降。尤其是拉坯,工作量非常大,每天晚上干活累得手都抬不起来……”年近80岁的蔡洪寿身体依然健硕,思路清晰,说起当年参加工作的事情,说到激动处,那股自豪与回忆禁不住流露于表。

“我们这一代见证了瓷厂的兴衰,我才参加工作那会,厂里主要烧制‘钉钉碗’,就是将碗坯一个接一个摞起来,为了防止烧制的时候粘连到一起,在一个碗坯的底座点上三个钉后,再放到另一个碗坯里,这个烧制数量倒是上来了,但是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烧制中,落灰会附在碗面上,粗糙不说,而且碗底会有钉眼,影响了美观,后来开始引进匣钵烧制,就是把碗放进匣钵里,这样就解决了‘钉钉碗’的一系列问题。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出现,匣钵太厚,占空间不说,导热慢还特别耗能,燃料增加了一倍多!”老人一边说,一边比划着摆碗坯样子。

“后来,我被调到了技术部,专门研究匣钵烧制,我和同事们先后多次到宣威、茨营等地,实地考察制作匣钵的材料,通过不断地实验改良,在年终于研发成功了滚压薄壁匣钵,匣钵从开始的12毫米降到6毫米,从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占空间、多耗能的问题,这个也获得了当年曲靖市液压成型薄壁匣钵新技术研究科技进步三等奖。随后,我们将重心放到了白瓷研发上,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尤其是我在年研发的12#配方带动了整个云南省陶瓷工业的发展,还有金菊2#、金菊1#等,年,我设计研发制作的‘海鸥杯碟’获得了云南省轻工业厅金像奖。瓷厂最红火的时候,5条生产线都在满负荷运转,各个部门的工人加在一起近人,当时的产品往北销往贵州、四川,往西就直接卖到了缅甸、老挝、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蔡洪寿看着门外已经报废的机器,眼中满是回忆。

众人相谈甚欢时,一个长相可爱的小朋友走进工作室,礼貌地与我们打了声招呼,便熟练地从泥料里扣下几块泥自顾自地倒腾起来,没一会儿,一只活灵活现的三角龙便呈现在众人面前,让一旁的同事惊讶不已,一询问才知道,原来是蔡师傅的儿子,今年刚上二年级,别看他小,小家伙“玩泥巴”已经有四五年了,或许这就是一种文化精髓的传承吧。

临近告别的时候,屋顶上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音,一场春雨意外来临,密实雨点听起来有些急,雨水顺着屋檐流淌下来,春雨来得快去得也快,仅一刻钟的工夫,雨便停了。蔡师傅笑着开玩笑说:“春雨贵如油,多了就不叫春雨了,但对庄稼来说,这已经是最好的礼物了。”林间鸟儿的叫声比先前更加酣畅灵动,经过短暂洗礼的草木也展现出更加诱人的绿色。春雨已来,夏天也不远了。

朱绍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4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