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低碳交通成为时尚,让绿色出行成为习惯。
2月11日,重庆市住房城乡建委发布了《重庆市慢行系统建设“十四五”规划(—年)》(下称“《规划》”),指出要加快建设以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等慢速出行方式作为城市交通的主体。到“十四五”末期,重庆中心城区山城步道达到公里(新增公里)、自行车道达公里(新增54公里)、立体过街设施达到座、道路人行道公里。
关键词:山城步道
打造看山见水记乡愁的步道
山城步道一直是重庆的特色,市民可以在步道里面休闲、运动,享受美好生活。
《规划》指出,依托重庆特有的自然山水人文资源和地形地貌条件,将山城特色步道打造成为绿色出行便民道、山水游憩休闲道、乡愁记忆人文道、城市体验风景道。“十四五”期间,重庆中心城区新增山城步道公里,累计建成达到公里。
中心城区构建集“街巷步道、滨江步道、山林步道”为一体的高品质山城步道网络。
街巷步道方面,加强步道与轨道站、公交站、客运码头、索道、缆车等公共交通设施之间的联系,优化完善公园绿地、广场、文化体育设施等城市公共设施;通过“微改造”,盘活沿线低效、闲置资源,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增加民宿、商业、文化体验、旅游服务等功能。“十四五”期间,中心城区重点建设巴南区花溪步道、渝中区环城墙步道、大渡口区重钢步道等市级街巷步道。
在滨江步道方面,在北碚老城、井双、江北城、黄桷坪到钓鱼嘴、李家沱到龙洲湾等有条件的区域规划建设步道,打造户外健身、休闲长廊;选择朝天门大桥、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等有条件的跨江桥梁优化现有步行空间,增加桥上驻足空间,注重桥梁景观艺术空间的改造提升。“十四五”期间,中心城区将重点建设两江三桥步道、北碚区北塘峡江步道等市级滨江步道。
在山林步道方面,提升沿线体育健身、远足露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及游憩观光等功能;加强与周边街巷步道、滨水步道的联系,强化与城市公共交通站点的接驳,结合登山入口布局停车场、公交站点,并在有条件的区域增设专线巴士。“十四五”期间,中心城区将重点建设南山步道、缙云山步道等市级山林步道。
关键词:自行车道
发展自行车接驳交通及配套停放设施
立春后的重庆,三三两两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在公园游玩,好不惬意。这样的自行车道,将会越来越多。
《规划》指出,要结合长嘉汇品牌系统打造、“两江三桥”品质提升,引领带动中部历史母城等区域自行车系统网络建设;结合艺术审美要求,打造南部人文之城自行车道;借鉴科学城本底特色,打造西部科学之城自行车道;融入智能智慧理念,打造北部智慧之城自行车道。“十四五”期间,中心城区新增自行车专用道54公里,累计建成达到公里。
重庆市住房城乡建设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将续建嘉陵江滨江自行车道等项目;新建重钢骑行道、“两江四岸”治理提升配套骑行道、大渡口区跳磴河“清水绿岸”骑行道、“两江四岸”(江北段)自行车道、竹溪河沿线自行车道、新森大道自行车道、科学大道自行车道等项目。
关键词:立体过街设施
在朝天门大桥、千厮门大桥等增设垂直升降梯
中心城区将重点围绕轨道站、公交站、学校、医院等人流聚集区域,打造连续、舒适、安全、便捷的立体步行过街通廊。同时,加强与周边建筑物、公交站、轨道站等衔接,倡导安装电动扶梯或垂直电梯,积极设置风雨连廊和提示盲道。
为强化“两江四岸”主轴功能、做靓城市新名片,计划建设洪崖洞天桥、科学大道人行天桥、石林大道人行天桥等人行天桥项目,以及西永天街人行地通、科学大道人行地通等地下通道项目。
为加快全市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建设布局,续建北碚区金刚碑人行过街设施、大渡口区石林大道人行天桥、渝中区三层马路人行天桥等项目。新建沙坪坝区南渝中学人行天桥、南岸区辅仁中学人行天桥等项目,打造连续、安全的步行过街环境,保障行人过街安全。
此外,强化完善全市跨江大桥、立体过街设施配套自动扶梯或垂直升降梯建设,在朝天门大桥、东水门大桥、千厮门大桥等增设垂直升降梯,解决因地形高差造成的步行绕行距离过长、老幼弱残过街不便等问题。
“十四五”期间,中心城区新增立体过街设施48座,累计建成达到座。
关键词:人行道
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公园步道
《规划》指出,聚焦老年人、儿童、孕妇、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有条件的路段尽量采用平面过街。
同时,结合公园自然人文本底以及山城地形地貌多层次、多空间,立体多变的特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公园步道。以步道串联公园特色,以步道激发公园活力;丰富步道类别,增加骑行道、慢跑道、休闲道、观光道;提升步道体验,注重赏山望水、游憩健身、丛林探险、戏水纳凉。
此外,推行“慢行+公共交通”绿色交通发展模式,倡导构建“慢行+景区”“慢行+商业”等绿色出行体系,打造全天候、无障碍、强接驳、高连通的慢行网络。重点围绕机场、高铁站、轨道站、公交站、游轮港口等交通枢纽,推进一批枢纽站点慢行系统建设;以居住为起点,慢行系统为纽带,构建居住、商业、景点、枢纽为一体的高品质城市步行街区。
“十四五”期间,中心城区新建公里,重点针对中心城区现状道路人行道,完善提升公里。
上游新闻记者陈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