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林 >> 石林新闻 >> 正文 >> 正文

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到底发生了什么

来源:石林 时间:2022/8/15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风景区

这篇文章是我亲历,无图无视频,只有文字记录,各种图片视频已经被转的满天飞了,出于对图片中当事人的尊重,以及他们后续是否平安无恙完全不了解,本文不发这些东西。

这是一篇作为参赛者的亲历(转载自流落南方)

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比赛地在甘肃省白银

市景泰县黄河石林风景区,大致可以理解为是

景区为了宣传自身而操办的一个赛事,主办单

位是中共白银市委、白银市人民政府,承办单

位是白银市体育局、中共景泰县委、景泰县人

民政府,执行单位是黄河石林大景区管理委员

会、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这个比赛已办四届。前面几届,赛事组织工作

一般般,但完赛即发元补助,让选手们仍

旧趋之若鹫。毕竟,除掉元报名费,完赛

可净赚元,一般地域的选手参赛费用基本

就覆盖掉了。

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的赛道,有人说是国内

最简单的百公里越野赛,这话大概基于两点,

一是整体爬升不大,约米以内的累计爬

升,和其他百公里越野赛相比确实较低;二是

赛道难度低,属于基本都能跑起来的高速赛

道。

但我看来,它又不算简单的百公里,也是基于

两点,一是赛道海拔不低,整体在海拔上

下,对于平原生活的选手,这算高海拔了且出

了景区之后赛道绝大部分都处于无人区;二是

门槛,关门时间20小时,这基本上意味着,热

衷于网红赛事的跑渣小白们是没办法报名的,

这部分人20小时完赛可能性不大。

今年的比赛,赛事公司没有变,但21日晚技术

会,发现讲解赛道的赛事总监换人了,一些组

委会工作人员也是新面孔。技术会上,我就跟

身边朋友说了句,感觉这批人还是蛮靠谱的。

如上所述,该赛事当地介入很深,当然,这和

比赛组织工作好不好关系不大,并不是官方参

与度高,赛事就一定是好赛事,这个,有过比

赛经验的朋友都了解。

黄河石林这个比赛,即便赛事组织达不到一百

分的标准,几届搞下来,也算是一个成熟赛事

了,赛道几年没变过,工作人员、志愿者等相

关人员都了然于胸,且往年的比赛没有出现过

一单哪怕是极小极小的问题,有也只是未完赛

选手因为前半段关门时间设置的比较苛刻而引

起的吐槽,认为组委会是故意如此,把一部分

选手关门,以达到节省费用的目的。毕竟关掉

10个人就少支出一万六。

然而今年,肉眼可见一些细节,比如赛道布

标,感觉黄河石林这个比赛槽点变少了,组织

工作更细腻了。但偏偏就是今年的比赛出了问

题,而且是大问题。

问题出在天气上,极端天气。

甚至5月21日这天的天气预报,都没有预报出来第

二天的这种极端天气。

5月22日比赛日,早上,风和日丽,阳光甚好,坐

摆渡车去起点之前甚至还有一丝暖意。

下摆渡车那一刻,天色转阴,随即起风,风力

有四五级的样子。体感温度瞬间降低,参加百

公里越野赛,开枪前我跑了两公里来热身,这

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儿,更麻烦的是,跑完这两

公里,身上也没有热起来。

五月底,白银已经入夏,基于前几届的经验,

冲锋衣并没有被列入强制装备,而是做为建议

装备写进了赛事手册。关于这一点,没有人提

出异议,我的冲锋衣装进了转运包,存放到赛

道62公里处的CP6换装点,正常情况天黑前能

赶到这里。

哦,还有一点是,组委会收集转运包的时间是

在赛前一晚,如果是比赛当天早上,可能很多

人就会把冲锋衣穿在身上了。

这个比赛因为前十名的高奖金,即便拿不到名

次奖金,也还有元补助兜底,所以每年高

手参赛的比重都不低。比赛开始,大神们很多

都穿着短袖短裤,等待起跑的时候都哆哆嗦嗦

的,枪一响,都箭一般冲了出去。

开跑就是几公里的盘山路陡下坡,大家都是想

借助下坡迅速让身体热起来,起码我是这么想

的。

问题是,9点整比赛开始,风力有增无减,这

个长下坡,不知道有多少人帽子直接被吹飞,

又停下来返回捡帽子。

起点到CP1,这段基本在景区内跑,在石林的

夹缝中跑,高大的石林挡住了风。过了CP1之

后,就是一马平川的戈壁,但到CP2之前大部

分赛道是顺风,也还好。

我到CP2之前,就幵始下雨了,从零星的雨

点,到比零星更密一些的雨点。这时候大概是

10点半前后。

过了CP2之后,才是真正的麻烦来临。

首先是逆风,风力已经加大到七八级,雨更密

了,风裹狭着雨点打到脸的,像密集的子弹打

过来一样,真疼。眼镜被雨水糊住,眼睛在强

风密雨下也睁不开,只能眯着缝儿,视线受到

严重影响。

原本黄河石林的赛道,最难的部分就在这一

段,从CP2到CP3,8公里距离,爬升

米,且只有爬升没有下降。山是石头与砂土混

合的路况,很多段都非常陡。

在以往的比赛中,这一段都无比艰难,选手们

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这里是摩托车都上不去

的,所以CP3不提供任何补给,这意味着,即

便到达山顶,也没有可补充的食物、饮水,热

水更是妄想,暴露的山体,更无处可休息,且

无法在此处退赛。还要坚持到CP4。

但这一天,问题N倍放大,越往上爬,风

越大、雨越大、温度越低,体感温度更低。

我在往上爬的时候,看到第一个从上面往下走

的选手,说上面太冷了,受不了,退赛。第一

时间我在想什么:就这样放弃一千六了吗?后

来每每念及,我都想抽自己。

继续往上爬,陆续又有几名选手下来。包括很

多大神的选手。

而我的情况,越来越不好。全身都已经湿透,

包括鞋子袜子全部都湿了,风吹的站不住,非

常担心被吹倒,冷的愈发受不了,找了一个相

对避风的地方掏出保温毯,裹在身上,瞬间就

被风吹散开,什么用都没有。还有选手的保温

毯,直接被大风给撕碎了。

我戴一副无指手套,用登山杖,手冻的受不

了,就把登山杖夹在腋下,慢慢往山上走。

很快,发现+根手指都没有感觉了,这是在除

东北的冬天外从未发生过的情况。把手指放嘴

里含着,感觉含了很久,但手指仍然无感觉,

同时觉得舌头也冰凉了。

这个瞬间,我果断决定退赛,下山。

既然下山,就肯定想尽快下去,尽快回到暖和

的地方,但,不可能。

上山容易下山难,这种很陡的地形尤甚。岩石

是湿滑的,视线是模糊的,而身体,也开始不

由自主地发抖,抖得没办法停下来那种。

一小步一小步地往下挪,而我觉得已经有迷迷

糊糊的感觉了,越抖,这种迷糊的感觉越强,

我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坚持到山下,即便要

倒,也要倒在山下。

我想我是幸运的,在最后时刻及时做了决定。

做决定那一刻,应该是在失温的边缘徘徊,处

在临界点上,毫厘之间,下山的时候,已经出

现了失温的症状。

这样讲,如果我没及时下撤,接下来可能就是

在我毫无提防的情况下,忽然倒下。

失温,太可怕了。何苦是这一天极端天气之下

在最难的赛道路段选手们大面积失温。

我撤到山腰,蓝天救援队的人员指引到一个小

木屋,屋内已经有+位左右先撤下来的选手

To在小木屋等待救援的一个多小时时间,小

木屋里选手的人数已经达到接近五+人。

我下山的时候,还没有见到躺在山上没有知觉

的人,我下山的时候还有大部队选手们在上

山。后面撤回到小木屋的选手们带回来的消

息,都是一路上看到倒下来若干位选手,躺在

路边一动不动的、已经口吐白沫的(各跑步群

群已经都有视频),一位选手说,有一位六十

多岁的老年选手,"已经不行了",求蓝天救援

队队员尽快上去施救,最终我们在小木屋里等

到了这位老人,好消息是,他被扶进来时,嘴

唇红润,应无大事。而面对选手们说的山上其

他选手的情况,这个点位仅有的几名蓝天救援

队队员也无能为力,一直在用对讲机和组委会

联系。

这个路段,比赛难,救援更难。

撤下来的选手们说,看到路边躺着的人,有心

无力,没办法帮助他们,自己都保不住自己。

说这话时,他们眼圈都是红的。而我,联想到

自己下山时那个情况,感同身受。

一个多小时后,山下上来一位救援人员,対小

木屋里的下撤选手们说,车开不到这个位置,

能动的,返回到CP2坐车回终点,不能动的,

得继续等救援上来。

我和已经缓过来的一批人一起下山,回到

CP2,20人坐进一辆中巴,我们这些,成为了

山上第一批安全撤回到终点的选手。回到位于

景区内的比赛终点,大概是不到16时。

返程的路上,有些人在一边刷比赛群一边流眼

泪。

回到酒店后,我就不停地在刷选手们的位置,

刷比赛群内的消息,到此刻,已经午夜。

下午的时候,大家都惦念着,要在天黑前把选

手们都救下来啊,而现在,已经午夜。一批一

批的消防、武警,从下午开始就陆续上山,救

援力量一直在增加。

道听途说的、无法证实的、未经确认的信息很

多,本文不谈。罗列一些了解到的事实部分

有多位选手摔伤流血,伤情各异。

有多位选手滞留山上,他们情况各异。有失温

的,有失温导致了更严重情况的,有几个人找

到了一隅稍避风的地方抱团取暖等救援的,有

个别一两个人具备超能力一直在赛道上前进到

夜色降临后的。

国内多位越野顶级选手基本全部退赛,GPS位

置数小时未移动过,且部分人电话无信号,无

法取得联系。

还有一个事实是,我很亲近的一位朋友,女

生,在快到山顶的地方失温。她告诉我,她失

温了,坐下来,后来是被另外一位女选手叫醒

的,之后她发现她的腿摔破了流血,但她完全

不记得腿是怎么摔破的。说明她在那段时间失

去意识了,我告诉她:你要好好感谢叫醒你的

小姐姐,你今天可能差点人就没了_.....

写在后面--

在傍晩组委会终止比赛前,基本全部的选手均

无法继续进行比赛,绝大部分选手退赛这一

幕,在国内众多以艰难著称的越野赛中,这是

首次。

突发的极端天气,猜测可能与两地地震有关,

只是猜测。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意味着组委会要

承担什么责任,不证明比赛本身很糟糕。但后

续的救援,就是对组委会的考验了。事实上,

这是对白银市甚至更高层面的一场应急大考。

我对朋友说:以后参加类似的高海拔地区的比

赛,一是带足救命的装备,二是在平时就要能

做到正确认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三是面对比赛

中的突发情况,及时果断做决定。

回到家才算抵达终点,安全永远第一。不是安

全完赛,而是安全,安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