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黄河源头与历史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唐代诗人李白一首《将进酒》的诗作,将黄河之水从天际流向大海,描写得汹涌澎湃,气势豪迈。“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牧马汉子的酒壶里。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擀毡姑娘的歌喉里。”——当代歌手一曲《黄河源头在哪里》的歌曲,将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歌唱得深入骨髓,令人陶醉。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中华儿女的母亲河。黄河——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河——中华历史的孕育地。黄河——中华始祖炎帝黄帝的诞生地。黄河——融冰雪之神气,纳日月之精华,汇百川之雄姿,聚千流之气势,从西部天际滚滚而来,朝东方大海滔滔而去,是“四渎之宗”,是百水之首,是中华56个民族力量的源泉和精神的象征,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她的历史,就是一部华夏文明史、中华奋斗史、人类繁荣史。一、黄河的源头和各河段
(一)黄河源头
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她不在发黄的史书里,不在牧马汉子的酒壶里,更不在西王母的传说里。她在天际,在雪域圣山,在现实的莽原和洪荒里……
神州大地创造了她,她以母亲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大地,哺育了中华民族。为了寻找母亲的血脉源头,千百年来,神州儿女未曾放弃自己的生平夙愿和梦想,不懈地探寻着黄河源头,探寻着母亲的血脉所在。一代代赤子,用生命和碧血书写了一页页的寻根之旅,留下了无数的传奇和故事……
战国时代编撰的古代经典《尚书·禹贡》最早记载了黄河源头,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之说。“积石”,山名,在今青海省循化东保安界,那是当年大唐与吐蕃的分界线,距河源尚有相当的距离,但也是唐人最初河源探索最远所达之地。史载:唐太宗贞观九年(年),将军侯君集与李道宗奉命西征,进击吐谷浑,兵次星宿川(即星宿海),达柏海(即扎陵湖),望积石山,观览河源。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往西藏,吐番王松赞干布在河源亲迎。将近年后的唐穆宗长庆元年(年)唐大理寺卿刘元鼎作为第八次唐蕃会盟的使者赴逻些(今拉萨),途经河源区,得知河源出紫山(即今巴颜喀拉山)。这是中原到达河源之地的第一人。
元代至元十七年(年),天朝正式派员勘察河源,元世祖忽必烈命荣禄公都实(又写作笃实,女真族人,姓蒲察氏,元初曾任乌斯藏路督统和招讨元帅等职)为招讨使,佩金虎符,往求河源,历时4个月,查明两大湖的位置(元史称“二巨泽”,合称“阿刺脑儿”),并上溯到星宿海。发现河源在“朵甘思西部”、“有泉百余泓,或泉或潦,水沮如散涣,方可七、八十里,且泥淖泥,不胜人迹,弗可逼视,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遂认定星宿海为黄河源头。使者由是绘出了黄河源地区最早的地图。
康熙四十三年(年),清朝曾先后派专使拉锡(由亲军授蓝翎侍卫,四十二年—-,任二等侍卫)和阿弥达(满洲正白旗人,二等侍卫)到黄河源头,穷河源,告祭河神。拉锡从星宿海上溯两天,发现星宿海之上有三山,三山之泉流出三支河,三河东流入扎陵湖。对黄河源头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清乾隆四十七年(年),阿弥达奉命再次前往河源,告祭河神。阿弥达西逾星宿海里,对三条河进行了实地勘查,认定位于星宿海西南的阿勒斯坦郭勒河(即今卡日曲)为黄河上源。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查明黄河的真正源头。
拉锡等绘有《星宿河源图》,并撰有《河源记》,指出:黄河源出三支河,东流和扎陵湖,均可当作黄河源。康熙五十六年(年),遣喇嘛楚尔沁藏布、兰木占巴等前往河源测图,逾河源涉万里,将约古宗列曲认定为河源。
乾隆年间,齐召南{年-年)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浙江天台人。清代地理学家。幼有神童之称,精于舆地之学,又善书法。乾隆元年(年),举进士,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次年参修《大清一统志》撰写的《水道提纲》中指出:黄河上源三条河,中间一条叫阿尔坦河(即玛曲)是黄河的“本源”。
实践证明,正是古人一步一步地抵近河源地考察,黄河的源头才一步步走进大众的视野。
新的时代,新的壮举、科学技术、地理勘察仪器日益进步和完善,新中国自然要对自己的母亲河进行大规模的探源考察——
年,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黄河河源查勘队,进行黄河河源及从通天河调水入黄可能性的查勘测量。历时4个月,最后确认:清代乾隆年间齐召南所说的玛曲是黄河正源。
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和青海省军区邀请有关单位组成考察组,对黄河源头进行了实地考察,提出:卡日曲作为河源的建议。
当时,黄河水利委员会根据历史传统和各家意见确认:玛曲为黄河正源,并在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的玛曲曲果——东经95°59’24"、北纬35°01’18"处树立了河源标志。
年10月,水利部、青海省人民政府及黄河水利委员会在玛曲曲果竖立了黄河正源碑——再次确认了黄河河源,也就是黄河的源头。
(二)黄河各河段
黄河各河段的区分,按照目前的定论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从黄河发源地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到内蒙古的河口镇,中游从内蒙古河口镇到河南省的桃花峪,下游从河南省桃花峪到入海口。
1、上游河段
自河源至内蒙古托克托县的河口镇为黄河上游,干流河道长千米,流域面积43.63万平方千米,占全河流域面积的53.8%,汇人的流域面积大于平方千米的较大支流有43条。(1)河源区
海拔在4米以上的青海省玛多县多石峡以上为河源区,面积2.28万平方千米,属青海高原湖盆宽谷带。盆地四周山势雄浑,西有雅合拉达合泽山,东有阿尼玛卿山(又称积石山),北有布尔汗布达山,南以巴颜喀拉山与长江流域为界。湖盆西端的约古宗列曲是黄河发源地。河源又称玛曲。“玛”即玛夏,藏语意为孔雀,“曲”是河,“玛曲”即孔雀河。起始于海拔米左右的约古宗列盆地西南隅,卡日扎穷山的玛曲曲果日(意即黄河源头山),山坡前有众多的泉群。泉群汇集成东、中、西三股泉流,东股最大,冬季不结冰不断流,藏民称之为玛曲曲果(黄河源头)。三股泉流汇合后,串联许多大小水泊,逐渐形成了6~9米宽的小河,缓缓东北流人约古宗列盆地。约古列宗只是黄河三源头之一,卡日曲的那扎胧查河才是黄河的正源。卡日曲曲果,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支脉各姿各雅山的北麓(海拔米,东经95°55′18″,北纬34°55′52″),有5处泉水从谷中涌出,汇成宽约3米,深0.3-0.5米,流速约3米/秒的一条小河,河流终年有水,水源更加丰富。下行70千米接纳了拉郎情曲。再续行约60千米,受卡里恩尕卓玛山的支脉努尕冰赛山的阻挡,折向西北方向前行40千米,绕过此山后再向东,行约20千米后与玛曲汇合。
拉浪情曲最上源的那扎陇查河,源头在巴颜喀拉山北麓塔鄂热西北2.2千米处的那扎仁山麓(海拔米,东经96°20′23″,北纬34°30′29″),有三眼泉水涌出。以此算计,比卡日曲曲果源头长15.8公里;比玛曲曲果源头长米。
玛曲与卡日曲在巴颜和欠山附近(海拔4米)东经96°51′48.4″,北纬35°00′15.1″)会合后,形成黄河源头最初的河道。
卡日曲被列为黄河正源,一是因为:流域面积比约古宗列曲大,二是因为河流流量比约古宗列曲大,三是因为河流流速比约古宗列曲大。
另一处源头扎曲(非澜沧江源头),终年干涸的时候很多。
(2)黄河源牛头碑
为开辟黄河源头的旅游业,青海省玛多县人民政府于年9月修建了一座“华夏之魂河源牛头碑”,碑体总重5.1吨,纯铜铸造,已故十世班禅大师和胡耀邦同志分别为纪念碑题写了藏汉文“黄河源头”字样。牛头碑建位于玛多县境内措日尕则山的顶峰,海拔米,碑身高3米,碑座高2米,均用铜板铸模镶嵌,碑式别致,字体雄浑,象征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的悠久历史和勤劳朴实的品格。纪念碑选择了原始图腾神圣的崇拜物——牦牛,以其角粗犷、坚韧、有力的造型,概括了我们伟大而坚强的民族精神,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无与伦比的强烈凝聚力和向心力。
(3)卡日曲
卡日曲是藏语,意思是红铜色的河。卡日曲位于巴颜喀拉山北麓的雅姿各雅山下,海拔米,它的源头是5条从山坡切沟流出的小泉,最初的河道不过是一条宽约1米,深不及1米的潺潺溪流,就是“咆哮万里触龙门”的黄河的起点,这条溪流沿着平坦而又狭长的卡日曲河谷,由西南向东北流去,沿途接纳大小众多支流,逐步汇成一条深1米多的小河。卡日曲河水清澈,游鱼可数,两岸散布众多大小形状各异的“海子”,河水穿过多公里的峡谷,在巴彦河欠山下与约古宗列曲会合,注入玛曲河。
(4)约古宗列曲
约古宗列是一个东西长40公里、南北宽约60公里的椭圆形盆地,盆地内镶嵌有多个小水泊,远看如无数晶莹闪亮的珍珠.水泊四周,是牧草如茵的天然牧场。约古宗列曲起源于盆地西南面距离雅拉达泽山约30公里的地方,这里有一个面积为3—4平方米的泉眼,清澈的泉水不停地喷涌翻滚,汩汩有声。这是黄河的源头地区,仅是一片细微的清泉和一片有许多砂砾野草的荒滩。喷涌而出的泉水汇合了盆地内浸渗出来的无数涓涓细流,逐渐形成了一条宽约lO米,深约0.5米的潺潺溪流。约古宗列曲东流,接纳了多条小溪汇成的卡日曲、扎曲,就形成黄河源头区最初的河道——玛曲。
(5)玛曲
玛曲,当地藏族群众叫孔雀河。这一段河道,河宽水浅,流速缓慢,因而形成大片沼泽草滩和众多的水泊。登高远眺,只见数不清的水泊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犹如孔雀开屏一般。玛曲向东流过16公里长的河谷进入著名的星宿海。
(6)星宿海
黄河流到玛多草原,进入的是著名的星宿海。
这个“海”即蒙藏语里的水泡,是一个略小于约古宗列的狭长盆地,东西长30公里余,南北的距离较短,仅几公里至十几公里。
说是“海”其实并非到处都有水,而是大片沼泽和众多的湖泊,因地势平缓,河水四处流淌,河面骤然展宽,流速也变缓。在这不大的盆地里,星罗棋布着数以百计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湖泊,大的有几百平方米,小的仅几平方米,咋看,宛如一面面宝镜镶嵌在翡翠般的玉盘上。天气晴朗时,登高远眺,这些湖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星宿海之名即由此而来。在星宿海的碧绿的滩地上,紫色的高山紫苑、黄色的垂头菊、粉色的马先蒿、还有点地梅、报春花、紫云英等,一丛丛、一簇簇争艳斗奇;在山坡上,野牦牛、藏羚羊一群群任情游荡;溪流里,斑头雁、黄鸭拨水嬉戏,无鳞湟鱼成群游弋,真是天成美景。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星宿海星罗棋布的美丽的湖泊,已经变成干涸的湖底、荒芜的戈壁,等待着人类的拯救。
(7)黄河源头姊妹湖
黄河流过星宿海,继续向东流去20公里余,沿途接纳大小支流,形成一条6-7米宽,2米多深的河流,然后进入一条宽阔而广袤的平川。平川被巴颜郎玛山和错尔朵则山所阻,形成了黄河源头第一个巨大的湖泊——扎陵湖。黄河回旋游荡过扎陵湖,从湖东南的草滩上散流而出,经过一条长约20公里,宽约米的峡谷,分九股注入第二个湖泊——鄂陵湖。美丽浩瀚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宛如两颗晶莹璀璨的蓝宝石,系在黄河金链的上端;又像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情侣,手牵手、肩并肩地伫立在黄河源头。①扎陵湖扎陵湖湖面东西宽南北窄,状如老和尚的木鱼。湖的面积为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6米,最浅的地方不到2米。湖水澄碧发亮,偏南湖心是黄河的主流线,河水流过的地方水色发黄,远看就像是一条很宽的乳黄色彩带将湖面分成两半,其中一半清澈碧绿,一半微微发白,所以叫“白色的长湖”。扎陵湖的西南角,距黄河入湖处不远,有三个面积1—2平方公里的小岛,岛上栖息着大量水鸟,所以又称“鸟岛”。这里的鸟大都是候鸟,有天鹅、大雁、鱼鸥、赤麻鸭等鸟类。
②鄂陵湖
鄂陵湖湖面南北宽而东西窄,形似一座倒挂的金钟,湖的面积达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7.6米,最深的地方可达30米。鄂陵湖水色极为清澈,呈深绿色,天晴日丽时,天上的云彩,周围的山岭,倒映在水中,清晰可见,因此叫“蓝色的长湖”。鄂陵湖烟波浩淼,波澜壮阔。上午,湖面风平浪静,纤丝不动;下午,常常天气剧变,大风骤起,平静的湖面波涛汹涌,浪花拍岸。有时,还会出现天昏地暗的景象,一会儿像连片的黑色藏帐,旌旗猎猎,人声鼎沸。据说,这是当年吐蕃松赞干布在此迎候文成公主时的盛大场面;一会儿又变成点点白色的风帐,由远而近,景象极为壮观。
随着全球性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黄河源头区近几十年已严重地显现出雪线上升、湖泊萎缩、湿地消减、流域产水量下降、土地荒漠化面积逐年扩大、鼠害严重、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鼠害肆虐等现象,草场生态系统趋于逆向演替。黄河源区的生态恶化,将对黄河全流域产生深远影响。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资源利用模式和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利用生态自我修复的能力,实施黄河源区生态修复工程,扭转黄河源头区生态恶化的趋势,增强黄河源头区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以使苍穹下神秘高远的黄河源头的美丽亘古永存。
(8)玛多至下河沿
河道长.4千米,水面落差米,是黄河水力资源的富矿区。黄河流经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地质条件复杂。龙羊峡以上,大部分位于青藏“歹”字形构造体系的首部,龙羊峡以下受祁吕贺“山”字形构造体系的控制,地壳扭曲,褶皱发育,形成了一系列走向北西或近乎东西向的大山。黄河流经这些山谷或沿着较大断裂发育,其水流方向多与山地走向正交或斜交,河谷忽宽忽窄,出现川峡相间的河谷形态。沿河川地大小不一,川地河段一般长数十千米,短的7~8千米,长的可达—千米。川地周围高山环绕,构成一个个小盆地,气候较山地温暖,土地肥沃,引黄河水灌溉方便,生产条件较好,是当地工农业生产基地,很多县城如青海达日、贵德、尖扎、循化及甘肃靖远都设在川地中。西北名城兰州市位于皋兰川上,是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历史上是丝绸之路的通衢,现在是西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重工业城市,在兰州铁桥以上的黄河右岸有著名的“黄河母亲”雕塑。位于景泰川的黄河石林生成于距今万年前的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的地质时代。由于燕山运动、地壳上升、河床下切,加之风化、雨蚀、重力坍塌,形成了以黄褐色河湖相砂砾岩为主的石林地貌奇观,石柱、石笋高度80~米,造型千姿百态,景象移步换形。峡谷总长约占该河段的40%。峡谷两岸通常是陡峭的山崖,高出河面百余米至六七百米不等,河面宽仅30~50米,下段河谷稍宽,为~米。最长的峡谷是拉加峡,由许多连续的峡谷组成,全长千米,位于青海、甘肃交界的玛曲、玛沁、同德县境,上下口落差米,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最窄的野狐峡长33千米,左岸为40~50米高的石梁,右岸为峭壁,高达米,两岸岸距很小,河宽仅10余米,从峡底仰视,仅见青天一线。比降最陡的峡谷是龙羊峡,位于青海省共和、贵德县境,峡长38千米,落差米,纵比降6.1%。
河段内已建成龙羊峡、尼那、李家峡、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小峡、大峡、乌金峡、沙坡头等电站及水利枢纽。黄河的开发建设,对促进西北地区工农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黄河在这一河段内接纳众多较大支流,右岸有“姊妹河”之称的白河和黑河,分别在四川省若尔盖县唐克镇和甘肃省玛曲县由曲果果芒汇入黄河。洮河在甘肃省永靖县刘家峡库区右岸注入,湟水在甘肃省永靖县付子村左岸人流,再下游右岸有祖厉河,于甘肃省靖远县汇入黄河。(9)下河沿至河口镇
该段河道长.5千米,区间集水面积17.9万平方千米(含内流区),水面落差米,河道比降2.5%,是宽浅的平原型冲积河流。位于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之间,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成因地段,是黄河宁夏平原与内蒙古河套平原所在地段。
由南向北流,至三盛公逐渐折向东流,到河口镇则又转向南流,构成著名的“黄河河套”。下河沿至石嘴山一段,黄河流经富饶的宁夏平原,河道长千米,河宽~0米,比降为4.5%,河床由砂卵石组成。石嘴山至磴口,黄河穿行于乌兰布和沙漠与鄂尔多斯台地之间,河长88千米,比降2.9%。河床缩窄,局部地段有砾石基岩出露,水面宽~米,河道两岸沙丘起伏,一望无际。磴口至河口镇,黄河蜿蜒于内蒙古河套平原之上,河长千米,河宽~2米,比降1.3%,水流缓慢,是弯曲型的平原河道。在内蒙古托克托县城附近左岸有支流大黑河汇入。河段内建有青铜峡、三盛公等水利枢纽。宁夏青铜峡灌区、内蒙古三盛公灌区是荒漠中的两大绿洲,也是重要的农业基地。右岸高地为地形稍有起伏的平缓荒漠和干旱草原,有丰富的后备土地资源。
本河段支流汇入较少,河道微有淤积。洪水主要来自兰州以上。为了保护平原免受洪凌灾害,宁夏、内蒙古境内均修有堤防。黄河自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郑州市的桃花峪为中游。中游河段长.4千米,区间集水面积34.4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43.3%,落差米。
2、黄河中游河段
黄河自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至河南郑州市的桃花峪为中游。中游河段长.4千米,区间集水面积34.4万平方千米,占全流域面积的43.3%,落差米。由晋陕大峡谷、禹门口至潼关河段、晋豫大峡谷三段组成。(1)河口镇至禹门口河段黄河自河口镇急转南下,直至禹门口,飞流直下千米,水面跌落米,为峡谷型河道。以河为界,左岸是山西省,右岸是陕西省,因之称晋陕峡谷。晋陕峡谷位于鄂尔多斯台地,呈向斜与山西地台背斜交界,构造较简单。河谷出露的基岩,除上段万家寨至天桥和下段禹门口附近为寒武、奥陶系灰岩外,其余多为二叠、三叠系砂页岩。河道与上游弯曲的川峡相间型河道相比,有很大不同:河道较顺直,河谷谷底宽,绝大部分都在~米;宽谷但无大的川盆地。晋陕峡谷两岸是广阔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支流水系特别发育,大于平方千米的支流有56条。晋陕峡谷段集流面积11万平方千米,占全河集流面积的15%。区间支流平均每年向干流输送泥沙9亿吨,占全河年输沙量的56%,是黄河流域泥沙来源最多的地区。其中,在陕西省神木县沙峁头村接纳了年均含沙量高达千克每立方米的窟野河,在陕西省清涧县河口村汇入了年输沙总量达2.17亿吨、居各支流第二位的是无定河。晋陕峡谷下段的壶口瀑布是黄河干流唯一的瀑布。壶口瀑布左岸是山西省吉县,右岸为陕西宜川县。黄河由~米宽的水面,骤然束窄,从17米的高处,跌人30—50米宽的石槽里,像一把巨壶注水,故有“壶口”之名。洪流奔腾澎湃,景色极为壮观。“收来一壶水,放出半天云。”壶口瀑布激起的水雾,散射在壶口上空,时像烟雨,时如云雾,为壶口瀑布的一大奇观。壶口瀑布是由于地壳运动,发生断裂而形成。河水经年累月对河床下切,“溯源侵蚀”使瀑布跌坎由龙门附近不断向上游后退,现在瀑布距龙门65千米。晋陕峡谷的末端是龙门,这里形势险要,两岸断崖绝壁,犹如刀劈斧削。左岸的龙门山与右岸的梁山隔河对峙,河宽缩至米左右。滚滚河水夺门冲出,气势磅礴,诗人李白留有“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绝唱。龙门传说是大禹所凿,《水经注》载“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所以龙门又称禹门口。禹门口下游有一座石岛横卧河中,名曰“水面石舟”,上刻有“龙门”二字,字大如斗,遒劲有力。水面石舟左边为黄河流路,右边为黄河大水时分流处,宽约50米,名曰骆驼巷。元代在这里建有禹王庙,后代曾屡有修葺,庙宇、楼阁、栈道,组成宏伟的禹王庙建筑群。可惜这些珍贵的建筑在日军侵华期间被破坏殆尽。龙门是连接晋陕交通的古道渡口,历史上靠木船摆渡。新中国成立前建有铁索桥,现在西安一侯马的铁路和公路都在此通过,建有现代化的桥梁,面貌发生了彻底变化。(2)禹门口至潼关河段黄河出晋陕峡谷,河面豁然开阔,水流平缓。从禹门口至潼关,河道长千米,落差52米。河谷宽3~15千米,平均宽8.5千米。河道滩槽明显,滩面宽阔,滩地面积达平方千米。滩面高出水面0.5~2.0米。河道冲淤变化剧烈,主流摆动频繁,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属游荡性河道。禹门口至潼关区间集水面积18.5万平方千米,这一段右岸汇人了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左岸汇人第二大支流汾河。、(3)潼关至桃花峪河段黄河过潼关折向东流千米至河南郑州市桃花峪,落差米。其中,三门峡以上千米的黄土峡谷较为开阔。三门峡以下至孟津千米,河道穿行于中条山与崤山之间,是黄河最后的一个峡谷段,介于河南、山西之间,故称晋豫峡谷。谷底宽~米,出露基岩除三门峡为闪长玢岩,八里胡同为石灰岩外,其余多为三叠、二叠系砂页岩层。此段建有新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库。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大支流有右岸的洛河及左岸的沁河,区间集水面积4.2万平方千米,是黄河流域常见的暴雨中心。暴雨强度大,汇流迅速集中,产生的洪水来势猛,洪峰高,是黄河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之一。位于洛河畔的九朝古都洛阳,几乎历朝历代都是经济繁荣、人文荟萃、游人如织之地。孟津以下,是黄河由山区进入平原的过渡河段。南依邙山,北傍青风岭,部分地段修有堤防。黄河上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就位于晋豫峡谷出口处的河南济源市和孟津县交界处,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千米,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92.3%,在黄河治理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年始建,1年竣工,工程概算总投资.34亿元,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2年以后开始调水调沙运用,成功将水库和下游河床泥沙冲人大海,实现了水库和下游河道有效减淤的目标。3、下游河段
从河南省的桃花峪至山东营口黄河入海处为下游河段。区间集水面积2.3万平方千米,仅占全流域面积的3%,河道长.6千米,落差94米。下游河道横贯华北平原,绝大部分河段靠堤防约束。由于大量泥沙淤积,河道逐年抬高,目前河床高出背河地面4—6米,部分河段如河南封丘曹岗附近高出10米,是世界上著名的“地上悬河”。受历史条件的限制,黄河下游现行河道呈上宽下窄的格局。桃花峪至兰考东坝头河段长千米,系明清河道,两岸堤防已有~年的历史。东坝头至陶城铺河段长千米,年黄河决口改道,泛流了20多年后才逐渐修筑堤防。陶城铺以下系大清河故道。黄河下游两岸大堤之间滩区面积约平方千米,有耕地25万公顷,居住人口.5万人。
(1)河口镇至禹门口河段
黄河自河口镇急转南下,直至禹门口,飞流直下千米,水面跌落米,为峡谷型河道。以河为界,左岸是山西省,右岸是陕西省,因之称晋陕峡谷。晋陕峡谷位于鄂尔多斯台地,呈向斜与山西地台背斜交界,构造较简单。
河谷出露的基岩,除上段万家寨至天桥和下段禹门口附近为寒武、奥陶系灰岩外,其余多为二叠、三叠系砂页岩。河道与上游弯曲的川峡相间型河道相比,有很大不同:河道较顺直,河谷谷底宽,绝大部分都在~米;宽谷但无大的川盆地。晋陕峡谷两岸是广阔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支流水系特别发育,大于平方千米的支流有56条。晋陕峡谷段集流面积11万平方千米,占全河集流面积的15%。区间支流平均每年向干流输送泥沙9亿吨,占全河年输沙量的56%,是黄河流域泥沙来源最多的地区。其中,在陕西省神木县沙峁头村接纳了年均含沙量高达千克每立方米的窟野河,在陕西省清涧县河口村汇入了年输沙总量达2.17亿吨、居各支流第二位的是无定河。
晋陕峡谷下段的壶口瀑布是黄河干流唯一的瀑布。壶口瀑布左岸是山西省吉县,右岸为陕西宜川县。黄河由~米宽的水面,骤然束窄,从17米的高处,跌人30—50米宽的石槽里,像一把巨壶注水,故有“壶口”之名。洪流奔腾澎湃,景色极为壮观。“收来一壶水,放出半天云。”壶口瀑布激起的水雾,散射在壶口上空,时像烟雨,时如云雾,为壶口瀑布的一大奇观。壶口瀑布是由于地壳运动,发生断裂而形成。河水经年累月对河床下切,“溯源侵蚀”使瀑布跌坎由龙门附近不断向上游后退,现在瀑布距龙门65千米。
晋陕峡谷的末端是龙门,这里形势险要,两岸断崖绝壁,犹如刀劈斧削。左岸的龙门山与右岸的梁山隔河对峙,河宽缩至米左右。滚滚河水夺门冲出,气势磅礴,诗人李白留有“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的绝唱。龙门传说是大禹所凿,《水经注》载“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所以龙门又称禹门口。禹门口下游有一座石岛横卧河中,名曰“水面石舟”,上刻有“龙门”二字,字大如斗,遒劲有力。水面石舟左边为黄河流路,右边为黄河大水时分流处,宽约50米,名曰骆驼巷。元代在这里建有禹王庙,后代曾屡有修葺,庙宇、楼阁、栈道,组成宏伟的禹王庙建筑群。可惜这些珍贵的建筑在日军侵华期间被破坏殆尽。
龙门是连接晋陕交通的古道渡口,历史上靠木船摆渡。新中国成立前建有铁索桥,现在西安一侯马的铁路和公路都在此通过,建有现代化的桥梁,面貌发生了彻底变化。
(2)禹门口至潼关河段
黄河出晋陕峡谷,河面豁然开阔,水流平缓。从禹门口至潼关,河道长千米,落差52米。河谷宽3~15千米,平均宽8.5千米。河道滩槽明显,滩面宽阔,滩地面积达平方千米。滩面高出水面0.5~2.0米。河道冲淤变化剧烈,主流摆动频繁,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属游荡性河道。禹门口至潼关区间集水面积18.5万平方千米,这一段右岸汇人了黄河第一大支流渭河,左岸汇人第二大支流汾河。
(3)潼关至桃花峪河段
黄河过潼关折向东流千米至河南郑州市桃花峪,落差米。其中,三门峡以上千米的黄土峡谷较为开阔。三门峡以下至孟津千米,河道穿行于中条山与崤山之间,是黄河最后的一个峡谷段,介于河南、山西之间,故称晋豫峡谷。谷底宽~米,出露基岩除三门峡为闪长玢岩,八里胡同为石灰岩外,其余多为三叠、二叠系砂页岩层。此段建有新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库。三门峡至桃花峪区间大支流有右岸的洛河及左岸的沁河,区间集水面积4.2万平方千米,是黄河流域常见的暴雨中心。暴雨强度大,汇流迅速集中,产生的洪水来势猛,洪峰高,是黄河下游洪水的主要来源之一。位于洛河畔的九朝古都洛阳,几乎历朝历代都是经济繁荣、人文荟萃、游人如织之地。
孟津以下,是黄河由山区进入平原的过渡河段。南依邙山,北傍青风岭,部分地段修有堤防。黄河上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小浪底水利枢纽就位于晋豫峡谷出口处的河南济源市和孟津县交界处,工程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千米,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92.3%,在黄河治理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年始建,1年竣工,工程概算总投资.34亿元,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2年以后开始调水调沙运用,成功将水库和下游河床泥沙冲人大海,实现了水库和下游河道有效减淤的目标。黄河,占据了中国半个天下,古老而蕴藉深厚,它孕育了中华文明,哺育了中华民族,是这个勤劳勇敢民族当之无愧的母亲。
二、黄河的生成发育及相关参数《列子·汤问》记载了这么一个古代传说:“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个传说,实际是中国现实地理的形象演说,由于远古时代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黄河长江搬运泥沙入海的造地运动,构成欧亚板块的远东板块,也在挤兑、相与隆起、沉降和交错,中国大地分成三级台地。黄河长江发育的青藏高原成了第一级台地,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东以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及太行山、燕山为界,形成了第二级台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就成了第三极台地。但在这以前,东部为古大陆。期间,注入大洋的河系是由东向西流。西部是海洋,黄河流域早在l亿8千万年前还是东高西低的地势。就是这次造山运动,使西部地势抬升,青藏地区逐渐隆起为高原,并成为世界屋脊。由此,奠定了黄河由西向东流的格局。距今万~万年前,黄河流域内仍有若干大型湖盆,如玛涌、唐克、共和、银川、河套、三门、太原、洛阳、沁阳、大名、肥乡、宁晋等。这许许多多的古湖盆及注入湖盆的众多内陆水系,各自独立,彼此分离,但他们构成了孕育古黄河的基础。距今万~万年前,随着地球第8个冰河期的结束,气候转暖,冰雪消融,降水丰沛,水流侵蚀能量增强,水流下切和溯源侵蚀作用加剧,连绵山脉的分水岭被一一打开,共和至崤函区间的湖盆水系融汇连涌,横亘于各湖盆间的古隆起高山被切开,而成为原始峡谷,形成了黄河最古老的河道。同时,伴随着两侧大支流的发育,黄河所经过的黄土高原上,新生的河湖串联成的内陆河系也逐渐形成。此后,在地质构造的不断起伏变换与河流持续的溯源侵蚀袭夺过程中,先是中条山与洛阳之间的崤山被切开,晋豫古峡谷形成。之后,距今50万~l0万年前,共和至孟津古黄河干支流进一步发育,尤其是黄土高原,形成了以古黄河干流为主体的统一的水系网络。距今12万~10万年前,下游古黄河也大致形成,沁阳、大名等一系列独立的内陆湖泊水系相互串通连成一体,并与来自中西部高原的古黄河汇合,出现了一条西起共和、东至文安的内陆大河。此时的海洋已退至古东海大陆架;古渤海还只是一个宽阔的淡水湖泊。古黄河由内陆面向海洋,这在黄河发育史上是一次历史性的大转折。距今10万~7万年前,气候再次转暖,冰川消融,海洋面积大幅度上升,大海不仅侵占了古渤海全境,而且将西部海岸线扩展至今河北省献县稍东,古黄河也顺势于此处注入渤海。从此,黄河的演化受到海洋温度调节和潮汐变化的控制,下游黄河的进退也受制于海洋。在此后数万年的岁月中,东部海洋数次进退,黄河下游河道也随之回缩延伸。同时,黄河上中游一些古湖泊逐渐干涸消亡,古湖盆间的高地被一一切穿,一系列大峡谷产生,古黄河自上而下逐渐全线贯通。直至近万年前,除河源地区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外,古黄河中上游沿程的古湖泊大都消失殆尽,从而结束了古河湖串联的历史,形成了黄河大一统的新局面。黄河发展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大约在2万多年前。那时冰河期来临,海水再次东撤,古黄河跟踪东进,于古济州岛西南侧人古东海。这是古黄河流程最长、集水面积最大的时期。凡远东中北部水系,诸如发源于太行山、燕山及朝鲜半岛西侧的河系均汇入黄河。那时的北京、天津等大范围的区域也当属黄河流域。黄河的这一历程,自然也赋予了黄河文化更广阔的意义。黄河的生成与发展史铸就了今日黄河的两大特点:一是湾多,所谓天下黄河九道湾。原因就在于众多独立的古内陆湖盆地系衍生而成的古黄河,在中国北方错综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横冲直闯,流向多变,产生了众多的河湾,形成大小河套,称黄河“九曲”,自然不是虚言。再一个特点是,在不同地质历史阶段发育的黄河,形成的各段河道寿命长短不一,河道新老结合特点明显。河南省桃花峪以上继承了古黄河,历史悠久;桃花峪以下河道很年轻,只有几百年甚至几十年。年龄相差如此悬殊的新老河道却组成一条统一的黄河,在世界大河发展史上是不多见的。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