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网讯(见习记者王东红)6月12日,10余家省市主流媒体记者走进鹤壁市山城区,先后到枫岭灯光球场、善行园、红六巷、至善园、陈家湾社区和前柳江村、范家坟村,实地采访山城区在高质量发展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做法。山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赵小玲,山城区委组织部、教体局、园林处、文旅局等单位负责人陪同采访。
今年以来,鹤壁市山城区积极探索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在百城提质、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开局。
崇尚善行以文化城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位于朝霞街东段的“善行园”,景亭、广场、景观步道、休闲座椅等设施齐全,银杏、广玉兰、樱花、海棠等花木搭配合理,典型模范、好人好事等宣传模块分布其间,是一个观美景绿植、品“善行山城”文化的城市游园。
游园的logo由山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小玲亲手设计,两只翩翩起舞的仙鹤同时组成一个“S”和“山”的形状,展现出谐山城、善行山城的美好愿景。赵小玲介绍,一个多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破旧厂房,今年以来,山城区充分挖掘城区空闲地块,实施“破硬增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见缝插绿”等项目,善行园就是其中的一处,为周边多居民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场所,让群众感受到改革发展成就。
74岁的六矿退休职工张永富深有感触,“现在特别好,不用天天看那些破房子了,地方敞亮了、空气清新了、景色变美了,心情也好了!”张永富说。
“原来都是绕走,现在专门从这儿走,因为走在这条路上心情特别舒畅。”在红六巷,一名路过的市民看到采访团,主动上前表示他对改造后的红六巷非常满意。
据山城区园林处处长千福利介绍,红六巷的“向上园”,原为鹤壁市矿务局印刷厂所在地,厂房年久失修,大量违章建筑存在,形象破败不堪,还存在安全隐患。按照“拆违建绿”“拆危补绿”的原则,拆迁房屋平方米,建设了涵盖“工业景墙”、“活字印刷广场”、“矿工雕塑”、“铁轨栈道”、矿山机械等的工业风文化景观游园。
山城区曾是鹤壁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作为倚煤而建的城市,年建市以来,曾经因煤而生的荣光和艰苦奋斗的历史是山城人无法磨灭的记忆。曾经用过的零部件、矿工工作场景雕像等与现代工业文明相呼应,展现出“不忘历史、展望未来、积极向上”的浓厚文化氛围。
红旗街和山城路交汇处的“至善园”,目前工程已处在收尾阶段。广场中心为善行山城雕塑,周围放置弧形景墙,景墙上印刻名人名言及经典的诗词,在台阶处设置“乌鸦反哺”、“呦呦鹿鸣”、“羊羔跪乳”等孝善文化小品。据介绍,该游园建设面积平方米,于3月底开工建设,计划6月底完工。
南有陈家沟、北有陈家湾。山城区汤河街道办事处陈家湾陈氏通背拳与陈家沟的太极拳齐名,发源于明朝永乐年间,经过六百多年的不断发展,体系日臻完善,遂自成一派,名满中原。年,被鹤壁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鹤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本土优秀传统文化,陈氏通背拳通过第十六代传人陈保江的挖掘、传承、发扬,目前已在鹤壁市6所学校、7个村庄建立传承基地,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除了进校园外,目前我们要做的是在社区广场建立免费培机构,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强身健体、提升健康。”陈保江说。
党建引领富美家园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
范家坟村位于山城区石林镇西部,紧邻城区,总户数户,人口人,其中党员29人。近年来通过党建引领、党员发挥先锋作用,建立帮扶制度和村规民约、发展优势产业,该村基础设施、乡风文明、人居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到了较好的发展,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走进范家坟村,村内新修道路直通到户,路旁路灯耸立,民房色调统一。漂亮雄伟的乡村大舞台对面是一个高标准活动广场,广场内各种健身器材排列整齐,还配套一个标准篮球场。该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喜坤告诉记者,为满足群众文化生活和健康锻炼需求,提升幸福感、安全感,村里先后争取了多万资金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同时实施清洁能源改造项目,为每家每户粘贴了外墙保温层,还进行了天然气改造,村民也用上了像城市居民一样天然气。
产业带贫方面,村该通过“头雁回归”,鼓励在外发展的成功人士回村内发展,通过考察选择经济效益较高的松菊、金色黄菊等药用价值较高的植物在本村种植,经过去年4亩试验田取得成功后,今年成立“美好花卉”,流转余亩土地开始种植,实现传统农业经济转型,带动群众致富增收。引进鹤壁市和美电气有限公司,在村内建设汽车插接件加工车间,帮助贫困户、残疾人、老年人等劳动力较弱的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李喜坤表示,目前所取得的成绩与不断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推行党员争当“四员”助脱贫机制是分不开的,他们带领群众始终以建设美丽乡村为主线,实现乡村振兴为总目标,将继续以奋斗者的姿态,只争朝夕,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乡村振兴。
前柳江村地处石林镇最北端,村民户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年全部脱贫。
“2月份以前,村里还是到处残垣断壁,杂草丛生,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林镇前柳江村党支部书许德锋边走边向采访团介绍,当时每天出动人员30余人,大干了50多天,拆除废弃房屋14处,硬化道路1.7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亩;新建党建宣传栏2个,荣誉墙1座,莲花池1座,党员亭1座,“根系柳江”根雕1个。
前柳江村村集体经济薄弱,仅有集体土地60余亩,资金成为制约村内发展的一大难题。村“两委”一致认为只有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让人民群众参与其中,乡村美才能保持,才能持久。通过文化宣传积极调动柳江人建设美丽新家园的热情,全村百姓热烈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共收到捐款10万余元,极大缓解了资金难的问题,为第一阶段的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们准备在这儿建一个柳江文化墙,把媒体刊发的反映柳江发展变化的报道、名人名言、市民公约、村规民约全部上墙,把文化内涵植入到乡村振兴中去。”许德锋说。
(映象网鹤壁新闻,投稿邮箱yxwhbpd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