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学生时代的都会在考试完急切地知道考了多少分吧?当然,如果考得很糟糕就不想知道那个烂分了,知道了心情会更沮丧。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付出了不一定有理想的回报,但不付出绝对不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历史知识更是要靠日积月累的。其实考试题没有传说的那么难,所谓会者不难。拿着试题对着课本你会发现,大多数题目都是平时学过的知识,老朋友怎么会不认识呢!
▲元谋人牙齿化石说到成语“满地找牙”,有人或许会联想到“丢盔弃甲”、“体无完肤”之类的情景。可历史考古学家肯定会联想到云南的元谋人。当你背着旅行包畅游在石林地质公园中是否想到这个成语呢?看懂了说明你是内行。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探寻人类起源,最可靠的是考古发掘,如化石。从北京人的头盖骨可以得知他大致的相貌、脑容量等。从几米厚的灰烬遗存可以得知北京人不仅会使用火,还会长期保存火种,但还不足以认定他就会钻木取火。
▲河姆渡遗址陶器上的猪纹饰原始农耕最主要的特征是会种植粮食,其次饲养家畜、制作陶器也是这个时期的技能。当狩猎捕获动物幼崽,食之无肉,就圈养起来,养胖了再吃。比如小野猪慢慢地变成了家猪。就连汉字“家”的构字来看,上面一个宝盖头代表房子,下面是一头猪。河姆渡人烧制的陶器上还刻有拱嘴猪的图纹,看看古代的猪猪对人类来说多重要!
▲干栏式房屋河姆渡位于南方炎热潮湿的地带,房屋必须架空了才能防止毒虫侵袭,所以就形成了干栏式的独特风格。而骨耜更适合挖掘南方水田里松软的淤泥。所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气候也形成了一方风土民情。河姆渡人还会种植水稻,那种耐旱的粟在南方肯定会淹死,相反南方的水稻到了北方会干旱死。
▲人文初祖——炎黄二帝像我们海内外华人都会骄傲地自称炎黄子孙,那是因为炎黄二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他们为代表的中华先祖发明了许许多多文明成果,如建造房屋、冶炼金属、原始中医、制造舟车等等。
▲尧舜禅让部落联盟时代,盛行禅让制。推举首领必须是贤德之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德才兼备。这个标准随着时代变迁,内涵会有不同标准,但这样的方式至今仍有借鉴意义。同学们公认的能力强、有爱心责任心的班干部既受大家欢迎,又是老师的得力助手。
▲大禹治水▲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夏开始,王朝取代了部落联盟,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军队是用来对外作战的,刑法用来镇压内部反抗的,这是产生国家的基本特征。
▲司母戊鼎商周时期处于灿烂的青铜文明阶段,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体现了当时高超的青铜工艺水平。青铜器种类丰富,有盛酒、饮酒的酒器,有做饭、吃饭用的炊具餐具,有祭祀或象征地位权力的礼器,有作战用的兵器。可见青铜器广泛用于生活。
▲西周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除了周王直辖的中枢地区外,较为偏远的地方分封给功臣和宗亲,建立诸侯国。诸侯有权管理受封的土地和人民。但诸侯必须向周王尽两个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也稳定了政局,和夏商相比扩大了统治的范围。
▲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标志性事件是平王东迁,从此王室衰微、诸侯争霸,一般历史上又把东周称作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东迁洛邑就衰败了呢?当初在镐京的时候,王室直接管辖的土地沃野千里,实力强大。“渭、泾、河、洛,皆为王畿”,就是从陕西到河南广阔的地区都是周王直辖地,分封的只是周边边远的地区而已。如果诸侯国敢与周王单挑的话,肯定必死无疑,更何况还有众多诸侯可以随时勤王护卫。可是东迁洛邑后天子直辖地形同小国,加上诸侯国不再服从和进贡周王,从实力上来讲变成了小朋友。
▲甲骨文▲甲骨文甲骨文的古拙既令人感觉神秘又令人向往和骄傲,作为安阳人更应该多加了解。从文字学角度来看,甲骨文已经是比较成熟的文字了,它具备了汉字的六种构字方式,其中数量最多的是象形文字,也是最原始的构字方式,它来自物体本身形状的摩画。如“日”就是一个太阳的形状,“水”就是流水的样子。现在考考你,一个人背靠大树闭目养神,是个什么字呢?属于什么构字方式呢?和明、从一样都是会意字。
▲休周桓王是春秋早期的周王,曾和郑国交恶发生战斗,结果桓王被一箭射中。这一箭把天子的权威给射的荡然无存。所以周王和封国单挑,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其实质是王室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不再,对于诸侯来说其价值也仅剩下打着“尊王攘夷”旗号行争霸之实了!
▲春秋时期少数民族分布春秋争霸确实带来了战乱,但任何事都是辩证的,俗话说不打不成交,中原华夏诸侯国同周边少数民族交往与争斗,也促进了民族交融。所以说,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由多族汇聚而成。
▲秦朝郡县分布图我们现在司空见惯的各个县的设置沿用至今,比如安阳县就是秦朝时期设置的,当时归属邯郸郡。而建立县制,则是商鞅变法的重要措施之一,县制从春秋时期就有了。
▲战国时期铁犁头就金属冶炼和生产工具发展来看,从青铜器到铁器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铁制农具更加坚硬锋利,相较于青铜来说更加低廉。所以铁农具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老子像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脱离不了自然法则,所以人们应该顺应自然。我们可以理解为做任何事情都要遵循规律,如学习有学习的规律,青少年的成长有规律,发展经济不能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
▲孟子简介从孔子的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到孟子的民贵君轻、主张仁政,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韩非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这就像是手里攥住一个提兜儿,而大脑中枢就是这只手,被攥住的提兜儿就是四肢躯干。试想一下,全身上下,哪个部位不听从大脑的指挥呢?“说话不过脑子”的现象是不是嘴的高度自治?!
▲韩非在战乱不已的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学说最受诸侯欢迎,秦国能够统一天下,正是以这种思想为指导富国强兵、不断积聚实力的。汉代尊崇儒术,却融合了法家中央集权的主张。
▲孔子讲学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思想文化繁荣,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私学的兴起。孔子是大家熟知的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也可以说是古代著名的民办教育家哈。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主张“有教无类”,招收平民子弟。在孔子看来,知书达礼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和社会。不懂得廉耻的话就是再严厉的刑罚也无济于事,因为他就不知道是非和荣辱,所以孔子特别注重道德教育。
他也十分重视文化知识教育,发现和总结了许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和方法。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等。
▲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对于优秀的文化传统要继承并且发扬光大,但是对于不合时宜的糟粕成分要摈弃。就像鲁迅说过的,给婴儿洗澡要倒掉脏水,但不能连婴儿一起倒掉。
▲秦半两圆形方孔铜钱秦半两钱和商鞅铜方量哪个早呢?这里面还有故事呢!秦国半两钱始于秦孝公之子即位后,就是处死商鞅的那位国君。而“秦半两”则是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统一的货币形制,之前战国时期秦国的半两钱称为先秦半两钱。无论哪种钱币,都晚于商鞅铜方量。
▲商鞅画像商鞅变法会遭到哪个阶级痛恨呢?当然是旧贵族了,他们的特权被剥夺,除非再去立军功。而地位较为低贱的平民则可能会因为有功受到奖赏。最获利的当属新兴地主阶级了,他们新开垦的大量土地合法化了,可以自由买卖。总之农民有生产积极性,士兵有战斗积极性,很快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秦国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每个人都脱离不了自己所处的时代。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商鞅勇于变法创新、不畏艰难阻力的精神,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种责任感就可以从身边的团队精神走起,要不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呢!
▲都江堰示意图岷江本是自然河流,因地势而落差很大,遇洪水时往往造成田毁人亡的灾害。战国时期秦国蜀守李冰父子主持修筑的都江堰,将岷江水流一分为二,洪水暴涨时内江水越过飞沙堰连水带泥沙泄入主河道;当水流较小时则截流至水渠灌溉农田。都江堰布局合理、设计科学、管理规范,具有防洪、灌溉和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都江堰至今拥有许多光环名号: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秦始皇中央集权制度示意图有铜权铭文为证:皇帝(秦始皇嬴政)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百姓)大安。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他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中央政府设置丞相掌管行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百官之首,而御史大夫则是监督百官的检察官。鉴于分封制使诸侯具有很强的独立性,摈弃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秦小篆石刻自秦朝统一文字货币,历朝历代无论发生怎样的分分合合,华夏子民的同文同种始终是维系统一的内在驱动力,不能不说秦始皇功不可没。
▲秦长城遗址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当年阻挡的匈奴族人,少数西迁中亚地区,其余大都融合在汉族中间。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可以说是现代的图腾。秦长城和明代长城的起止点不一样,也和秦朝疆域的东西起止不一样。秦长城西起临洮,秦朝疆域西到陇西郡,这两地都是现在甘肃省的两个临近县。秦疆域东到东海,而秦长城东端为辽东郡。
▲陈胜吴广起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而平民草根陈胜吴广则因为“天下倡始”,“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领导了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也用行动质疑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连司马迁也在《史记》中将其列入“世家”给予较高的地位。
假如司马迁在世,也会说:历史不也是很有意思的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