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经过
我们还是简单说一说事情经过。
这次事发的是年(第四届)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赛,举办地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
主办方是白银市地方政府,承办方则是景泰县当地政府。
这是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第四届比赛。
在专业的越野跑者眼里,这项赛事并不难。
“一般的百公里比赛,判断比赛难度的一个方式是用爬升的高度去除以比赛的公里数,一般来说公里的爬升高度是在多米,这场赛事只有米左右。”一位专业的越野跑者说。
不过比赛的报名要求并不低,在这次比赛的报名要求里,除了要求近1年至少完成过2次全程马拉松或1次50公里及以上越野跑比赛之外,报名要求里明确标注着需要20个小时完赛,如果没有完赛,无法获得完赛奖金(补贴)。
“如果不是专业型选手,一般选手完成公里越野跑在28小时左右,在24-28小时之间完成比赛的选手属于中间水平,20小时以内的是中高水平的选手了。”越野跑爱好者、北京大学体育教研部老师方翔说。
这也是此次比赛吸引了众多优秀选手的原因。
梁晶代表最高水平梯队,能够在10个小时以内完赛。
黄关军也不弱,年,他在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还获得了00米项目的冠军。
吴攀荣虽然是个百公里跑新手,但他以前参加过不少比赛,跑一公里只要3分多钟。
遇难者曹鹏飞和梁晶是老乡,他更擅长路跑,井冈山红色国际马拉松赛事中,他以2小时27分成绩获得全程马拉松赛男子组冠军。
黄印斌参加更多的是50公里越野跑比赛,多次获得各项50公里级别越野赛冠军。
比赛的另外一个设置对选手也很有吸引力,公里组别除前10名获得赛事奖金外,所有其余完赛的公里越野赛完赛选手也都将获得完赛奖金,赛事奖励为元。“这个费用一般能涵盖参赛的报名费和往返路费,大家也愿意参加,国内其他赛事没听过有这样的待遇。”一名越野跑者这样说。
我们一般觉得跑个马拉松就很牛了,但这个比赛难度要更大一些。
首先,它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马拉松,赛道完全在黄河石林旅游景区,不少路段都是无人区,而且也没有公路。
下面是黄河石林旅游景区一张图片,大家可以大略感受在其中跑步的难度了。
第二就是路程格外长,公里,是普通马拉松的2倍还多。
比赛当日一早,天气还比较温和,选手们怀着满腔热情与期待,谁都未曾预料到即将要发生的惨剧。
上午9点,参赛选手乘坐大巴到达山顶的起点站时,已经吹起了大风,身上能感到凉意,当时却并没有人在意这些天气变化。
参赛者“流落南方”事后发文回忆了那天的场景。开始比赛后,风力逐渐增大,但因为起点到CP1(checkpoint的缩写,意思是打卡点)阶段,均在景区内,石林阻挡了大风,对选手影响不大,即便如此,也有人的帽子、眼镜被吹跑。
过了CP2前往CP3这段赛道,山路陡峭,石砂混合,只有爬升路段,连摩托车都上不去。大约10点30分前后,情况变得糟糕。
此次马拉松越野赛地形图。
前6名中唯一的幸存者张小涛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爬升赛段大约在海拔多米处,此时的天气已经十分恶劣,“越往上风雨越大,大约有九级风,到半山腰的时候雨里开始夹杂冰雹了”。
黄衣服为张小涛
有的人眼睛已经无法睁开,视线严重受阻;有的人只能手脚并用往上爬,好多选手在中途摔了十几次。
当时所有参赛选手都处于进退两难的阶段——往上走,便要继续承受更大的风雨和低温的危险;往下走,是陡峭湿滑的赛道和模糊的视线,还要放弃先前的努力。
“流落南方”最初选择继续往上走,途中遇到了第一个因为寒冷而返回的选手。即便在全身都湿透、保温毯被风瞬间吹散后,他依旧坚持了一段赛程,直到十指无感、舌头冰凉后,他立即做出下山的决定。
最初同样选择往上走的还有选手“红皮”。他在接受极目新闻采访时回忆道,下午1点左右的时候,在途中看到一名50多岁的中年男子摔倒在地上,头部流血。离CP3还有一公里,他遇到往回跑的选手,便跟着一同回撤,而此时,路上已经有“一动不动”躺着或口吐白沫的选手。
很多后撤成功的选手后来表示,很遗憾无法帮一把在路上倒下的人,因为当时的他们,连自己的命或许都难以保住。
遭遇失温
我们平常所说的冻得打冷颤,只是轻微的失温。
而这次比赛中,很多选手严重失温。
有参赛队员回忆说,十个手指冻得不听话,放到嘴里,却发现舌头也冷冰冰的。还有人腿上刮破了个大口子,血直流,但是因为冻得麻木,根本感觉不到疼,以至于没有发现。
也就是说,这遇难的21人,基本上都是被冻死的。
失温,也叫低体温症。一般来说,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
为什么人体会发生失温?
失温并不只有在寒冷气候才会出现,事实上当气温低于20℃,失温就开始威胁着徒步者了。一般来说10℃左右更容易出现失温。
人体正常体温是37℃,本身就是个热源体,因此也会与外界进行热传递作用。
在户外,湿气和风是最大的杀手。湿掉的内衣增加了身体热量传导速度,是干内衣的5倍之快。除此之外,风寒效应、湿度都会加剧体温的散失。
当体温在35℃以下时,就会发生失温。失温必须立即处理,否则患者可能会丧命。
轻度失温(体温37℃~35℃):身体会感到寒冷,浑身不停颤抖,但是颤抖还处于可控范围,手脚会感到僵硬和麻木,一些细致的手上工作无法完成。
中度失温(体温35℃~33℃):身体感到强烈的寒意,浑身剧烈颤抖并且无法用意志进行有效抑制,有较强的疲倦乏力嗜睡感,反应力下降,走路有可能磕磕绊绊,说话也开始变得吐词不清含糊。
重度失温(体温33℃~30℃):人的意识变得模糊,对冷的感觉变得迟钝,从活动能力变差逐步发展为丧失活动能力,站立和行走困难,语言表达能力部分或完全丧失,身体从剧烈颤抖发展为间歇性颤抖,最后不再发生颤抖。
死亡阶段(体温30℃以下):人体基本上处于死亡边缘,全身肌肉僵硬卷曲,脉搏和呼吸微弱难以察觉,丧失意志以至昏迷。
参赛选手“流落南方”将一段现场视频发到了群聊里,一名曾经在越野赛中取得不错名次的女选手腿部受伤流血,但因为失温昏迷,自己也说不清受伤原因,多亏被人叫醒才得以获救。林伟男概括起那时的感觉,就是“风太大了”,一阵风吹来过,肌肉开始僵硬,身体也不听使唤了,“其实好多人都没反应过来,因为太冷了,完全没有思考的时间,在那样的情况下,就算有人想往下撤,都不一定能安全撤回去。”林伟男说,大风裹挟着冰雹把人吹倒一次,等第二次风再来的时候,人就爬不起来了,“如果风继续吹,人肯定就比较麻烦了。”越野跑爱好者李潇阳也曾在参赛中遇到过数次失温的状况,刚开始出发时气候不错,选手大都穿得比较少,追求更快的速度,“但一进入高海拔的地方,气候就说不准了。”年8月,李潇阳在五台山参加了一场百公里越野赛,从晚上起,山上开始下暴雨,因为经验不足,李潇阳没有准备雨衣,背包也不防水,装在里面的衣服都淋湿了没法更换。他开始出现失温的症状:整个人开始发抖,产生幻觉,很容易打瞌睡。为了让自己打起精神,他开始大声唱歌,撑着走到了18公里外的补给点。面对突变的天气,选手们的随身装备是他们的最大依靠,但在此次黄河石林山地越野赛前,可以御寒的冲锋衣并没有被列入强制装备。参赛者“流落南方”撰文表示,他把冲锋衣装进了转运包,存放到赛道62公里处的CP6换装点,正常情况天黑前能赶到那里。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