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部分马拉松赛事停办。但从年底开始逐渐恢复办赛,到年5月,马拉松赛事的数量已基本达到年同期水平。
参赛选手在幽州古道超级越野赛中经过水头长城
一位越野跑赛事运营从业者说,美国越野跑协会注册的比赛大约场,其中百公里和百英里的比赛不到总数量的5%。
“越野运动最发达的国家尚且如此,但我们的长距离越野跑赛事,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比例。”他说。
而一场越野马拉松,对于一些自然景区的品牌营销,亦是“四两拨千斤”。除了传统媒体,很多地方也很看中网络“大V”等“KOL”(关键意见领袖)。
“很多跑圈‘大神’跑小比赛,报名费、交通费、住宿费组委会全包,全程VIP接待,只需要动动手指发发微博。”一位资深跑友说。
此外,承接、承办马拉松赛事,也有不错的利润,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推动、运营“跑马”。
“野鸡比赛”乱象频发
赛事数量井喷的同时,马拉松运营机构的运营能力和参赛者的观念意识并没有跟上,导致近年来一些马拉松赛事组织乱象层出不穷。
赛事越办越多,但得到官方认证赛事的比例却逐年下降。中国田径协会的数据显示,年,马拉松赛事总量为场,其中田协认证的赛事为场,占比略超三成;到了年,赛事总量增长到场,认证赛事仅为场,占比已经下降到不足二成。
“田协或者登协认证的比赛,会派出专业的监督人员和裁判,对赛事筹备整个流程进行监管和把控,因此基本的安全还是有保证的,一些‘野鸡比赛’就不好说了。”广州一位资深跑友说。
被很多人戏称为“野鸡比赛”的,就是没有田协、登协、体育局等官方和专业组织认证的赛事。这些赛事处在“监管真空”下。不少赛事背后的运营公司,可能仅仅是一两个专业人士带着几个大学毕业生搭的“草台班子”,“方案美如画,执行烂成渣”。
云南省路跑协会副秘书长饶利群说,我国越野赛起步较晚,很多组委会的运营方经验参差不齐,专业水平不尽如人意,赛事医疗救援和现场应急救治人员配备严重不足。“有些仅是临时招募,仅仅进行一次赛前培训就拉上赛场;对于多层医疗救护力量的布控,没有实现闭环高效管理。”
作为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的运营方,甘肃晟景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年成立,在年以万元的价格中标“黄河石林大景区管理委员会首届黄河石林国际百公里越野赛暨首届黄河石林国际马拉松赛运营服务项目”,其在工商系统登记的年报显示,年该公司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0人。
年报截图
5月22日,参赛选手在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比赛中。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来源:新华视点
编辑:赵野平
编审:安轶伦
审签:王幸韬
下周,贵州的天气又双叒叕是雨……
贵州两地最新人事,包括选出一名新县长
犯下命案潜逃17年!毕节警方跨省将其抓获
本文来源:多彩贵州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