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李向阳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
从昆明市石林县城往东约一个小时车程,转过山洼,一片齐整碧绿的田野猛地展开在眼前。
这里是云叶烤烟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中烟云南进出口公司的几名农艺技术员是第一次到这里就烟叶种植绿色、可持续发展开展调研和宣传培训工作。
占地四十余亩的合作社仓库、烤房、办公室、生活区规划合理,拖拉机、打塘机、覆膜机、拔杆机、植保无人机、烟叶农残快检车等多台农用机械和其他农用物资井然有序,烟区的现代化气象,着实让他们惊讶和兴奋。
高建东(右一)和进出口公司业务员在烟田查看生物防治效果
合作社的经理高建东,个子不高但很健硕,脸膛黝黑,性格爽朗,是一位典型彝家汉子,他管理着亩烤烟种植、烘烤和烟叶交售。
当技术员们问起他的“绿色发展经”,高建东难掩兴奋,滔滔不绝。“我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这里虽然偏僻,但山清水秀,老百姓特别朴实和勤劳,这几年通过种植烤烟发家致富的烟农和社员不在少数。随着技术的发展、观念的更新,绿色健康、环境保护和烟叶质量安全的理念也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了。”高建东说。
他说,种烤烟是为了发家致富,但把土壤环境搞坏了,谁还要他们的烟叶?要是不科学使用化肥农药,挣到了钱却毁伤了他们烟农的健康,到底不划算。朴实的话语中,透着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观念的超前更新,让进出口的同行刮目相看。
“高经理,你的想法太赞了,可是你们这里为什么绿色发展能搞得起来,还这么别开生面,到底有什么奥妙?”进出口公司的技术员们想一探究竟。
“我们这里的烤烟生产得天独厚,气候适宜、土壤适合、水源充足。这些年,又有技术人员不断教我们新技术,把烟种好、烤好不是问题,但是说到绿色发展,近几年还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高建东说,这就带你们去烟田实景看看。
走在一千多亩连片的烟田中,烟株整齐健壮,烟田规整洁净,平铺在绵延的青山下,形成一幅别样的风景画。
“和以前盲目施肥相比,现在都是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在控制虫害方面,主要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严格使用烟草公司统一采购的高效低毒农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安全性,以无人机为主,进行统防统控。”高建东骄傲地说,另外,他们对农药的管理也毫不松懈,就连农药包装袋和地膜都进行专业回收和销毁。
他指着正在田间作业的人员说:“看到了吗?农户和专业队员下田喷洒农药,都要穿上全套保护用品,提高对操作人员的健康保护。近几年,我们还大力改建生物质烤房,不久后就将百分之百实现生物质燃料烤制,不再用煤。这也是为减少全球的碳排放、保护环境做贡献。”
听完高建东的介绍,技术员们看着秀美的烟田和背后的绿水青山,愉悦之情油然而生。
高建东只是云南千千万万最基层、最实干的烟农之一。他们已不只满足于种烟、售烟、改善生活,新价值、新理念、新思路已在云南烟农心底生根发芽。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