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林 >> 石林发展 >> 正文 >> 正文

有个全国文明城市,她的名字叫石林

来源:石林 时间:2022/9/19
头皮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pf.39.net/bdfyy/zjdy/150516/4624554.html

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综合评价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最高荣誉,是一个城市发展水平、治理能力、综合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综合体现。

11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石林捧回了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奖牌,这座美丽的小城又多了一张闪亮的名片。

“这里天最蓝,这里水最清,这里奇石有灵性……这里人最美,这里酒最醇……天下石林最有名”。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出了石林实实在在的魅力,也唱出了彝乡石林的多样的风土人情。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本来就很美的石林再次锦上添花,细节雕琢。

建管皆优美城市百姓安居又乐业

这是石林县三年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成绩单:公园21个,县城绿地率35.89%,绿化覆盖率39.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14平方米,连续多年空气质量优良率稳定保持在%……

石林从细微处着手,既把主次干道作为城市的“面子”来打造,更将背街小巷、房前屋后这些城市的“里子”作为重点,以提升群众生活环境为抓手,对老旧小区的花台、楼道、车棚等进行整改,对农贸市场和商城进行改造。在万城农贸市场,干净整洁的道路、摆放有序的菜品让农贸市场的形象得到大幅提升。

创建工作三年多来,仅县城建成区的3个农贸市场就投入提升改造经费累计达余万元,按照规范化标准要求,石林县还进行了功能分区、人车分离、商品上架(台)、店面统一等提升改造。

实施市容环境整治九大行动,严格推行卫生网格化管理,推行垃圾分类,主要街道变扫为吸、洗,使城市环境更加整洁,并增设分类垃圾桶3余个,垃圾收集及无害化处理率均达%。

完善配套设施,完成15条坑洼道路修复,为14条街道安装路灯盏,实现全城亮化美化、道路通畅;推进智慧停车场建设,增设规范停车泊位余个;建成小东山片区、吃水河截污管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建成5G试点基站,县城一级干道“蜘蛛网”全部入地;推进实施15个老旧小区改造,配套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

鹿阜街道南门社区位于石林县城中心,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具体工作的推进过程中,南门社区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综治中心的重要作用,维护社区和谐稳定,大力开展意识、环境双提升行动。

在南门社区综治中心,通过电子屏可以清楚地看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南门社区综治中心与公安局共享了个摄像头,覆盖南门社区管理范围,通过区域的监控系统,实现了辖区主要区域和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社区还组建了“网格长+治安员”的治安巡逻队,由网格长、网格员对街巷、小区等进行巡查,确保及时发现治安隐患和民生等问题。

深度挖掘阿诗玛文化,完成县城栋、4.2万平方米建筑风貌修缮改造;修缮保护历史文物建筑29处;建成石林非遗文化街、石林老街东门坊、双龙步行街3条主题特色街区。通过实施增绿补绿、氛围装点、街角绿化、环岛美化等工程,增绿1.25万平方米,新设花坛个,城市风貌更具特色。

政务环境创一流群众办事更舒心

填一张表单、进一扇门,就能获得一站式服务,办好一揽子事。在石林县政务服务中心,28个县级部门、项审批事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政务服务标准化运用系统软件平台上线运行,基本实现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务、一网通办”。

走进政务服务大厅,在显眼处悬挂着行业规范标牌以及指示引导牌等,居民办理事务可以快速找到功能区,其中包含综合受理、企业开办、后台协同、婚姻登记、公安业务和24小时自助服务等各项服务。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文宣传语,“学雷锋志愿服务站”,免费为办事群众提供饮用水、咨询、打印等服务,母婴室内配备了微波炉、婴儿床、操作台、湿纸巾、婴儿玩具等母婴用品。通过开展“巾帼文明岗”“青年文明号”等创建活动,充分发挥青年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和生力军作用,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立足当地实际,为彝族同胞设置彝语服务窗口。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完善要素,升级“文明细胞”。

创建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政务服务中心做好“小窗口,大服务”,当好“店小二”,以创建为动力,助力政务服务质量再提升,让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全域旅游提质效远方客人留下来

年建园,年申遗成功,经过2.7亿年地质演化而形成的石林,是展示云南旅游和昆明旅游形象的重要窗口。

在石林风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咨询、投诉、邮政、医疗、特殊人群服务功能一应俱全,游客影视厅、休息区、特色旅游购物商店以及景区导览、宣传资料和信息查询设备为游客提供便利。

为了给游客提供文明舒适的旅游环境,石林风景区不断完善景区服务设施、旅游导向标识系统,拆除破损、老旧、不准确的旅游标识牌,对景区内11座旅游厕所进行全面改造,设置分类垃圾箱,并完善数字石林建设,解决“购票挤”“停车难”“食宿信息不畅”等问题。

以全域发展布局基础设施,让石林旅游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得到较好的配套和完善,构建县城至各景区、景点半小时通达的便捷交通网,推进景区改造提升,使石林景区建设再次提质提速。推进厕所革命,全县所有A级景区均建有达标的A级旅游厕所,城镇、酒店、交通要道、乡村旅游点均有旅游厕所。

石林县将绚丽多彩的包头(民族服饰文化)和巧夺天工的石头(自然资源)紧密地融合起来,以全域发展布局旅游业态,形成三大产业平台,集成了以糯黑撒尼文化、阿着底农家乐、彝族第一村特色客栈为代表的乡村旅游产品。石林县还以旅游发展布局新彝乡建设,实施“以旅哺农”和“旅游扶贫”,通过景区带动、产业扶贫等方式,积极解决农村群众的就业和脱贫问题,石林景区为周边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多个,全县旅游业直接从业人员近人。

石林县成立旅游市场整治综合调度指挥部和指挥中心,以景区景点公路沿线、休息区、车站等游客集中地为重点,严厉打击虚假宣传、以假充真、以次充好、诱骗购物、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行为,使石林旅游市场秩序得到根本性改善。

与此同时,石林县还在石林景区、火车站、高铁站、公园等场所开展文明告知、文明提醒、文明规劝活动,加大文明旅游宣传力度。评选推出一批“最美导游”,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游客文明旅游。组织志愿者在景区入口、散客中心、游客中心、高铁站向过往人员提供旅游咨询、道路指引、发放宣传资料等服务。通过加强安全监管、开展清理整顿、做好投诉处理,维护石林良好的旅游秩序和旅游环境,为打造国际知名旅游胜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振奋精神塑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

在中小学课堂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教案、课件和师生教育中;在校园周边,学校和相关单位联合,配合整治、协助管理校园周边环境。在校内,少先队大队部引领少先队员开展校内文明劝导;在校外,党支部引领教师参与交通秩序、文明卫生的维护和劝导等志愿服务。

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石林县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类活动。全县9所乡村学校少年宫面向农村孩子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涵盖德育、文艺、体育、科普、手工等多个门类,成为孩子们的“课外乐园”。

同时,石林县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以提升人的素质为核心,突出群众创建主体作用。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持续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最美人物”等典型选树活动,营造崇尚文明、争当好人的浓厚氛围。

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全县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24个、实践点5个,持续推进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礼仪等系列新时代文明实践,着力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针对乱扔烟头、乱涂乱画、车窗抛物等现象开展专项整治,加强养犬管理,营造和谐、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

此外,石林县全力推进诚信石林建设,发布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发布失信者“黑名单”,强化对诚实守信典型的守信联合激励举措,推动诚信建设各项任务落实。

在石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展示中心,入口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与石林农民画相结合,显著位置设有公益广告,场馆免费开放,讲解人员为游客提供免费讲解……目前,石林已形成了国家、省、市、县、乡五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全县非遗传承展示馆、农民画馆每年接待国内外专家学者万余人次。在这些展馆中,观众可以零距离观赏撒尼刺绣、民族歌舞、乐器演奏等丰富的文化项目。

全县共有多支民间文艺团体,2万余人常年活跃在彝乡村寨,每年开展各类文艺演出活动多场次;先后有56支队伍被评为省、市优秀业余文艺队。“巴江之春·百姓大舞台”“堡子山歌节”等成为“一乡一品”“一村一特色”群众文化活动的平台。石林先后获评“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此外,石林县民族图书馆、农民画馆、武庙书画展厅及乡镇文广中心各功能室均全年免费开放,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富美并重兴乡村文明石林在眼前

为了抓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让群众致富找得到门路,让村庄建设找得到韵味,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石林县按照“脱贫不脱责任、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监管”的要求,加强脱贫后续帮扶工作,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

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编制完成《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9个专项工作方案,出台《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农业产业扶持奖励政策。加快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链关系;培育家庭农场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建设全国最大的人参果生产基地及交易市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提升“石林现代休闲观光体验农业”知名度,完成特色旅游村寨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投入万元打造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

提升乡村生活环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百村示范百村整治全域提升三年行动,完成个自然村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启动新一轮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进一步规范农村宅基地及住房建设管理,逐步改善农村无序建房的状况。实施农村公路改造提升工程62公里,着力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实施11个自然村污水治理项目,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推进城乡垃圾清运处置一体化,实施长湖、圭山、大可垃圾处理项目,建成西街口垃圾处理项目。健全村庄环境卫生整治长效管理机制,打造美丽宜居型、改造提升型、干净整洁型市级示范村39个,让乡村更加宜居宜业宜游。

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农村应急智能广播系统,实现全县广播一张网;建设一批农村文体综合服务示范点,培养一批农村业余文化骨干,办好“中国农民丰收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乡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开展移风易俗行动,规范红白事标准,着力提升乡风文明。

古老的长诗、动人的歌喉,绚烂的文化从远古走来!

发展的石林,和谐的步伐,昂首的英姿将走向更远!

——这里,就是美丽石林,幸福彝乡!

石林融媒

撰稿:昂文强曾淼

整理:李朝阳

编辑:李力

责编:李朝阳

审核:徐敬尧

监制:韩梅颖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6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