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林 >> 石林发展 >> 正文 >> 正文

奔腾官渡区踏浪立潮头古渡逢春城市新中心扬

来源:石林 时间:2022/10/28
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http://www.bdfyy999.com/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充分展现70年来昆明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各行各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小布推出《奔腾——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特刊,展现昆明各县区、各行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推动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官渡区。

官渡踏浪立潮头古渡逢春

城市新中心扬帆起航

中共官渡区委书记和丽川

官渡区人民政府代理区长周燕

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渡区始终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同行,用智慧和汗水谱就了一首雄浑的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曲”。从年前的传统农业区到年前的城乡兼容区再到年后的城市中心区,官渡区经过三次转型,实现了三次跨越式发展。从滇池北岸的鱼米之乡到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云岭第一县”,从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到群众生活的日益富足,从“云南县域经济第一县”到GDP在全省率先冲破千亿元,再到大步挺进“中国百强区”,官渡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作为能够承载昆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国家战略发展定位背景下的城市新中心正迅速崛起。

敢为人先创一流,官渡跃居昆明发展前列。新中国成立后,官渡区是昆明市的鱼米之乡、菜篮子。上世纪90年代,乡镇企业崛起和繁荣成为官渡最闪亮的一张名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排头兵地位,被誉为“云岭第一县”。党的十八大以后,官渡发展驶入快车道,年地区生产总值在全省各县区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在全省民营经济综合10强县中位列首位;年地区生产总值由年建区时的0.22亿元跃升到.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年的0.07亿元增长到43.2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年的91.8:4.5:3.7调整为年的0.7:35.9:63.4,发展效益不断提高,在中国百强区中位列52位,居西南片区第二、全省第一;年上半年5项主要经济指标绝对值位列全市核心区第一,发展势头强劲。随着云南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官渡区占昆明片区的绝大部分,“含金量”再获提升,将成为全市、全省扩大对外开放的主阵地,未来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正加速成为昆明城市新中心。

建管并重提品质,官渡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改革开放以来,官渡的快速城市化进程拉开序幕,全区建成区面积达.27平方公里;滇池会展中心、巫家坝和金马—凉亭等重点片区开发高潮不断,尤其是巫家坝正朝着昆明未来的城市新中心、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前沿阵地大步迈进;城市道路总长达.6公里,完成总里程.17公里,路网密度提升至5.3公里每平方千米,长水机场、火车站连接内外,轨道交通覆盖率居全省第一。全面推行“五个一”城市网格化综合运行模式,积极探索“智慧官渡”建设,环卫一体化实现8个街道全覆盖,建立了“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模式,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千方百计惠民生,官渡群众生活富足文明。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分别达元、元。对口帮扶雪山乡、倘甸镇、因民镇,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9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5年控制在4%以下。引进北京八十中、云大附中、西南大学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进驻,高中教育毛入学率由年的2.3%升到98.66%,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达所,各类中小学达所,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数量连续两年达到全市其他3个主城区总和,连续五年荣获昆明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考核一等奖。全省首家区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落成运营,全医院正破土动工。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4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43个,养老床位共张,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文化惠民工程硕果累累,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守土尽责优环境,官渡生态治理持续加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官渡区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河道水质、湿地修复、空气质量大幅改善。仅年至年,就实施滇池保护治理项目48个,3年以来累计投入达27亿元,创历史新高;年,海河成为全国首条从黑臭水体监管平台销号的河道;年广普大沟、姚安河等6条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年10条入滇河道水质达标。建成湿地面积亩,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63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8.8%以上,年被省政府评为“云南省生态文明区”。

改革创新不停步,官渡动力活力竞相绽放。官渡区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撬动各领域改革步步深入,活力空前释放,年新增市场主体3.05万户,总量和增速连续3年居全省第一。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减税降费效果明显,仅年上半年,享受减税降费新政策的企业达到7万多户次,减免税费总额约7亿元。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会展产业正不断抬升全省、全市经济外向度,年,会展业总收入12.08亿元,占全市总量的35%,荣获“中国最具竞争力会奖强区”称号;外商投资企业达家,全省首个市场价格指数——螺蛳湾指数应用系统正式上线,商贸业跨境辐射作用不断增强。知识产权工作成绩显著,面向南亚东南亚知识产权服务(昆明)中心落地官渡,荣获“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称号。

风劲帆满海天阔,同舟共济再出发。新时代,官渡区将再次踏上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求真务实、加压奋进,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争当排头兵,打造昆明城市新中心,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一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富强官渡。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真正把“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要求落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上来。突出统筹谋划,把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各项决策部署,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结合起来,同推动实际工作结合起来,紧盯重点工作任务,勇于担当作为,加快打造城市新中心步伐。

二是提速产业升级,建设实力官渡。结合云南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重点发展的高端制造、航空物流、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等,积极实施“腾笼换鸟”,推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注重产业载体建设,串联巫家坝、滇池会展片区,吸引全球领先的研发总部、营销总部和结算中心入驻,打造“交易中心”“会展中心”“金融中心”、高端CBD,形成“国际区域性要素创新中心”。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对外交流,不断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开放高地”。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建设活力官渡。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积极学习沿海发达地区先进经验,针对发展瓶颈和阻碍,主动研究谋划一批符合官渡实际的重点改革,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政府治理大数据平台功能整合提升,促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提速“数字官渡建设”。深入推进“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会治理,运用好“群众需要、书记吹哨、部门报到”制度,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四是持续改善民生,建设幸福官渡。持续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基础性、均衡性、规范性更强的供给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大力发展高端医疗服务、候鸟式养生养老、高原健体运动等大健康产业,形成“春城大健康高端服务引领区”。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完善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构建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五是坚持绿色生态,建设品质官渡。加快推进基础建设,逐步打通与经开区、空港经济区等相邻区域的交通瓶颈。全区统筹、连片开发,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坚持重拳治理、有效治污,始终把滇池水环境治理作为头等大事,系统开展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海绵城市”进度,建设“环滇池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

奔向富强

新中国成立以来官渡区经济社会发展纪实

从滇池北岸的鱼米之乡到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云岭第一县”,从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到群众生活日益富足,从GDP率先冲破千亿元到跻身“全国百强区”。70年栉风沐雨、70年春华秋实,伴随着新中国前行的步履,官渡区发展的脚步也从未停歇。

一路的艰苦奋斗、激情创业,锻造了官渡区人敢为人先、求真务实的改革精神。更重要的是,在党的领导下,官渡的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思路、科学发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和政治五位一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金秋九月,正是收获的时节。穿行在官渡区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是四通八达的路网、宽阔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高楼、热火朝天的工地、人声鼎沸的商场、绿林掩映的河道、络绎不绝的游客……一派繁荣景象,更加催人奋进!

启航激情燃烧迎接新生活

年10月,昆明市第五、六区合并,设立中共官渡区委。同年,官渡区正式建区。由此,官渡开始了它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时候我们都很年轻,热情高、干劲足。”据新中国成立前就在官渡大地上工作过的官渡区委第一任书记普永寿回忆,建区之初,整个官渡区只有一辆北京吉普,主要用于跑省、市开会,到乡镇除非是到大板桥、双龙等边远山区,否则到近郊和坝区农村,他都是步行前往。

彼时,农村合作化运动风起云涌,阮自云、陶连佐两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成为云南省农村互助合作运动的旗帜。年底,官渡区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年,又合并建立44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参加农户户,占总农户的92.1%,入社土地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9.6%,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年,先锋、前卫、阿拉、龙泉四大公社相继成立,全区实现人民公社化。

与此同时,以大修水利为主的“大跃进”运动拉开序幕。从官渡区实际来说,期间开展的白沙河水库、金殿水库、宝象河水库、松华坝水库等一批农业、水利、交通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对改善全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状况无疑有着积极意义。随着这些工程陆续投入使用,全区灌溉面积从1.5万亩增至10.8万亩,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时,官渡区每天从各村社抽调在工地上的劳动力达数千人至3万人不等。原龙泉区区长、合并后任官渡区副区长的王涤心回忆起当时的火热情景,仍然十分激动:“那真是人山人海、热火朝天,一天一个样啊!”

扬帆敢为人先泛舟商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发展的号角,敢为人先的官渡人,立起了泛舟商海的风帆。

上世纪80年代初,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官渡区普遍施行。说起分田到户,官渡镇季官村农民陈桂英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年,她一家三口分到了1亩农田、8分菜地,心里那个欢喜几个月都写在脸上。为了耪好田,有个好收成,陈桂英每天早出晚归,一心扑在田地里,14岁的儿子放学后也赶到地里帮忙,全家当年就实现了粮食丰收,种的各种蔬菜也能够到集市上自由买卖,补贴家用。到年底,官渡区95%以上的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年,全区粮食总产量达01万千克,农业总产值突破1亿元大关。

与此同时,个体经济也在官渡大地悄然兴起。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从田地中解放了的官渡农民,从倒菜、收废纸、生产小食品、卖米线饵块等小吃、搞运输起步,艰难创业,历经40年发展,蔚为大观。

当时,阿拉乡提出“哪个轮子转得快,就大力发展之”的方针,全乡上下围绕国道和自身资源优势大做文章。该乡公家村是一个仅有83户人家的普通村寨,却拥有86辆客运中巴车,包揽了昆明至石林的客运中巴旅游线,按每车月均纯收入0元计算,该村人均年纯收入超过了元。据时任乡长李开富介绍,阿拉乡地方财政收入80%以上来源于个体私营经济,个体私营经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年3月,官渡区在全省县级政府中首开先河,组团赴香港招商,充分体现了官渡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气概。年,官渡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关于积极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意见》,率先开始了第一次营商环境优化。根据相关要求,区工商局放开审批,简化手续,公开办照秩序、收费标准、办理结果,过去需要半个多月才能领到的营业执照,仅需1~7天就可以办理完毕。

据统计,年,官渡区个体工商户仅有9户,从业人员12人;年,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户,增长.6倍;私营企业户,从业人员人,增长倍。年全区个体私营经济注册资金达2.1亿元,实现产值4.6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亿元,上缴国家税收万元;并且涌现出关通驾驶员城、诺仕达集团、华丰集团等年产值上亿元的省、市“百强”“50强”私营企业。

上世纪90年代,官渡区乡镇企业高速发展,连续多年保持全省排头兵地位,被誉为“云岭第一县”。年,官渡区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好、社会贡献大先进县”。年,全区乡镇企业营业收入突破亿元。年,官渡区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到.32亿元,占昆明市的1/2、云南省的1/5,实现利润28亿元;企业数量由年的个发展到个,从业人员达23万余人,乡镇企业发展“风景这边独好”。

乘风抢抓机遇走向都市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官渡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东骧神骏”开始奋蹄奔向都市圈。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官渡区委、区政府抓住机遇,顺势而谋,全区上下形成一心求发展的共识,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首先,抓住中国第三届艺术节在昆明举办的机会,官渡区投入巨资,修建了“通天之路”春城路,打开了昆明市区至巫家坝机场的道路“瓶颈”。

同时,乘着首届昆交会的东风,区委、区政府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让投资数亿元的“昆交会”场馆在官渡区境内落户。并采取统一征地、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对关上中心区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使关上与昆交会场馆及昆明市中心区连成一片,成为城市新区。

年,即将举办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官渡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第二个历史机遇。为保障盛会顺利举行,官渡区将建设重点转向北市区,掀起了第二轮城市建设高潮,投入巨资修建了穿金路、龙泉路、白云路等城市主干道路,辅以房地产开发,在短短4年内使北市区初具规模,带动了昆明新城区的建设。

两次机遇、十年发展,官渡区累计投入资金30亿元,新建和改扩建了20余条城市道路,通车里程达多公里,道路绿化面积达45万平方米,宝象河水厂投入使用,程控电话装机总量近30万门,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建设面积万平方米。全区城市载体功能大大增强,城建面积达70平方公里,撑起了昆明城市面积的“半壁江山”。

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辖区城市经济也迅速发展。据统计,0年全区城市化水平已达57%,城市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占到了80%。官渡区经历了一场从传统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迈进的深刻变革,全区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了大提速,获得了大发展。

“十五”期间,官渡区继续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新修十里长街,改造老海埂公路、人民东路延长线,配合搞好东三迂回线的建设,对南部和东部地区道路交通路网进行彻底改造。并分期完成了月牙潭公园、北市区中心公园、草海生态公园等城市绿地系统项目,切实改善城乡人民生活环境。

同时,官渡区还将建设重点转移到南市区,在加快旧村改造步伐的同时,配套建设官三中等文化、教育设施,实施一批商贸、金融、邮电、信息、文化娱乐和科教服务项目,用5年时间将该片区建设成为昆明南部新兴的城市中心区。

破浪“二次创业”再创辉煌

年9月,昆明市对主城四区行政区划进行调整。区划调整后的官渡区辖区面积.2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0万。官渡区的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但区划调整使官渡区面临着辖区面积、人口、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均减少一半的严峻挑战。

此前一年,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现代新昆明”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官渡区具有资源、区位、基础产业、劳动力、资金五大优势,它的功能和地域空间决定了官渡区下一步必然发展成为连接昆明主城和呈贡新城的新的中心城区,发展天地十分广阔。

由此,官渡人进一步坚定信心,明确了“走出城郊型、融入都市圈、建设中心区”的发展思路,紧紧抓住现代新昆明建设机遇,认真实施“十一五”规划,以加快发展城市经济为主线。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重点,着力构建“创业在官渡、居住在官渡、购物在官渡、休闲在官渡”四大品牌,努力把新官渡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官渡区“二次创业”由此提速,大步向前。以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以昆明世纪城、新亚洲体育城为标志的房地产业蓬勃发展;汇集了19家大型专业市场的官渡园大商圈年交易额达45亿元,成为昆明市新兴的商业物流中心;投资20亿元的昆明国际印刷包装城等一批项目的引进落实,有力地推进了官渡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6年,官渡区建区50周年之际,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亿元,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顺利完成了“二次创业”的各项目标任务。面对“慢进也是退”的状况,官渡区始终保持开拓奋进、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经济发展方面,国家大型铁路养护设备昆明产业基地、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等一批投资规模大、拉动效应强的项目相继落地并稳步推进,官渡工业园区顺利升格为云南省级特色工业园区。9年4月,昆明空港经济区与官渡区整合,实施属地管理。官渡区及时就空港经济区规划修编、招商引资、扩大投融资规模、加快新机场建设等项工作进行了研究落实,仅用一个月的时间,就论证开工了总投资达.5亿元的13个机场外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开创了昆明空港新城和空港经济区建设的崭新局面。同时,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首问首办制、限时办结制,在全省率先实行区级审批“双零”制度,提升行政效能。

城市建设管理方面,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缓解主城道路交通拥堵一年行动计划,先后完成了一、二、三期交通微循环改造以及彩云北路等近百条道路的建设任务。围绕“四创两争”,推进城乡园林绿化和生态建设,全面落实“河(段)长制”,加快入滇河道治理;在滇池北岸“四退三还”和生态湿地建设中,率先建成五甲塘、滇池国际湿地公园。全区新增绿地面积.5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12.96平方米,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着力建立适应现代城市管理服务要求的社区运行机制,以社区党建为龙头、以服务群众为重点、以居民自治为方向、以维护稳定为基础、以文明建设为载体,探索出符合官渡实际的和谐社区建设新模式——“两委一会一中心”。

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在全省率先启动了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率先把城市低保和廉租房制度引入农村,率先把农村合作医疗、贫困生“两免一补”推广到城市,城乡低保实现了应保尽保。全区基本建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年,官渡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达到.23亿元,同比增长13.8%;财政总收入突破80亿元、达83.55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30亿元、达32.18亿元,分别增长25.1%和23%;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元、元。各项经济指标继续在全省各县(市)区中领跑。

提速逆势前行跻身“千亿县区”

年,官渡区地区生产总值达2.07亿元,成为全省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县区。

从亿元到0亿元,官渡区仅用5年时间就完成了地区生产总值近乎成倍的增长。回顾历程,虽然道路坎坷,但机遇并存。在这一时期,“长水起飞”、会展带动、电商转型都成了官渡区发展的关键词。

年以来,面对新形势,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干部群众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防风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带来的挑战和困难。在五大发展理念的引领和发展空间、土地资源的限制下,一向先知先觉的官渡摒弃了“捡到篮子里的都是菜”这种粗浅的发展模式。

根据昆明“”产业发展定位,官渡结合实际情况,拟定了“9+1”的产业发展定位,构建以商贸、会展、旅游、金融、文化创意、科技信息、健康养老、现代物流、房地产、装备制造为主的产业体系,并针对重点产业创新开展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精准招商模式。到年,全区引入世界强、中国强、民营强企业12家,引进市外到位资金.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33亿美元,市级认定总部企业达21户。全区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年的1.2∶37.6∶61.2调整至0.7∶32∶67.3,结构进一步优化。

期间,官渡区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提升全区路网密度和道路建成率。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展,地处昆明交通枢纽位置的官渡区拉开了新一轮城市路网建设大幕,共确定56个区级断头路、道路节点建设项目,投资超过50亿元,新建项目35项,建设数量之多、建设任务之重为历年之最。

同时,全区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国资国企、教育体制、医药卫生体制等改革有序开展。其中,通过认真落实商事制度改革,全区新增市场主体9.71万户,在册总量达14.26万户,增速和总量均居全省各县区第一。

年10月,国务院批准将南亚国家商品展升格为“中国—南亚博览会”。年6月6日,第一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一次,更多来自全世界的目光投向了官渡。同时,官渡区会展产业也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年,官渡区率先在全省出台促进会展业发展的实施办法,对新进驻官渡区的会展企业,从企业落地到经营都给予扶持和奖励,帮助企业在官渡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同时,还对会展企业引进、培养会展业人才给予扶持和奖励,并鼓励会展企业扩大对外交流,提升官渡区会展业发展水平。

在有了配套的扶持政策的同时,全国第三大会展场馆——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的落成也让官渡区会展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有了更大的提升。近年来,除高质量完成了“南博会”“国际旅游交易会”“农博会”等国内、国际大型展会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外,辖区企业还培育了“中国昆明国际石博览会”“中国(昆明)国际汽车博览会”等10多个具有地方产业特色的高品质自办展会,让官渡区真正实现了从“会展新区”到“会展强区”的跨越发展。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会展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官渡区文化产业的重新崛起。年,官渡区以20.6%的增速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41.11亿元。同时,以会展为平台、传统商贸业为基础,官渡区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在第三届南博会上,官渡区与阿里巴巴集团正式签订《昆明市官渡区“互联网+企业”B2B电子商务合作项目协议》,开始官渡电商产业园建设,承接“阿里巴巴实力产业群”落地,助力辖区商贸业转型升级。时至今日,官渡电商产业园已成为全省电商产业发展的一块新高地。

领航高质量发展永不止步

在跻身“千亿县区”之后,官渡区经济发展持续领跑全省。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同样遇到了发展不充分、结构不合理、动力不足、后劲乏力等压力,存在着生态保护、城市管理、民生服务、治安维稳等薄弱短板。

在对照中央、省、市相关要求,官渡人清醒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后,秉承“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优良作风和改革精神,提出了全面争当排头兵,建设昆明城市新中心的宏伟目标。并以新目标为起点,以积极务实的心态,从查找问题入手,通过树立勇争一流的工作标准,先人一步、快人一招,千方百计推动高质量发展,力求在新一轮竞争中跨越争先。

党建引领经济发展、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年,随着全省首个社区“大党委”、区域化党建联盟和诸多党建创新成果在官渡区诞生,一个党建引领共治共享的社会发展格局在官渡逐步成型,全区开始了全面凝心聚力、精雕细琢的高质量发展进程。

年9月,工信部研究院赛迪顾问发布《年中国百强区发展白皮书》,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综合评析全国个地级市、市辖区发展,量化评选出年中国百强区,其中官渡区位列第52名。这是官渡区在新时代取得的第一个成就,对于发展新征程来说,无疑是个最好的开始。

当前,结合官渡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依据产业发展规律,通过对“9+1”重点产业升级迭代。官渡区提出了以构建“”开放型现代都市产业体系为核心的中心经济重点发展战略,即以总部经济为带动,以商贸流通、会展会议、新型房地产、金融服务为支撑,发展健康服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信息服务新兴产业,多层次、多领域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开启经济增长新引擎。

作为目前主城唯一可连片开发的土地,巫家坝片区是官渡区建设城市中心的主要功能承载区。近年来,为了做好片区建设服务,官渡区实行区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项目制度,各部门从立项、报建、开发建设等各环节为企业提供了全程式、保姆式服务。同时,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确保重大项目按时序顺利推进。目前,巫家坝片区已有绿地东南亚区域总部项目、中铁建西南总部项目、中交南亚总部项目等11个总部企业项目落地。

建设城市新中心,必然要有一流的社会治理与之相匹配。在城市开发建设如火如荼的同时,官渡区的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也完成了一次“整合升级”。

年以来,官渡区综合考虑辖区目前社会治安、公共服务、社区自治等领域存在的短板和困难,在区域化党建的基础上,广泛学习借鉴北京、上海等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历时一年,制定出台了《“一核多维、共建共享”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实施意见》。通过坚持党对社会治理的领导,强化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和作用,积极构建全面覆盖的组织治理体系、满意高效的服务治理体系、群防群治的安全治理体系、和谐美丽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向上的心理治理体系、自治规范的社区治理体系等多个维度共同推进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核多维”的治理格局,既是新时代创新治理模式的积极探索,也为破解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提出了努力方向和具体举措;既是官渡区全面争当排头兵的具体行动,也是打造城市新中心的担当作为。

官渡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相关规划,明年全区将构建起“一核多维、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模式的“四梁八柱”,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同时,通过不断织密各类基层组织网络,延伸工作触角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到年,官渡区将全面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区的现代社会治理体系,持续推出社会治理典型经验,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现代化社会治理全省引领区。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建区之初

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仅为

2万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91:4.5:4.5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亿元

三次产业结构比为

0.7:35.9:63.4

官渡人的幸福生活

 

中秋之夜,十里社区居民王桂华坐在回迁新房的阳台上品茶、赏月,今年56岁的他出生在久负盛名的茶乡十里铺村的一间茅草房内。

谈起人生经历,王桂华和多数土生土长的官渡人一样,少年务农,壮年乘着改革开放和城市发展的东风,开始经商或从事服务业。跑运输出身的他,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把家里的土基房换成了砖混小楼,再在城市更新改造的进程中搬进高楼,住进现代小区。

官渡老乡虽然卷起裤腿上了岸,但他们在观念和生活习惯上距离真正“进城”还有不小的距离。“虽然大家居住条件好了,但很多生活习惯一时还改不过来。”王桂华介绍,为此,官渡区率先在城市化地区开展了多形式、主体性的城市法规、文明生活习惯、社会公德教育及宣传,让大家学习遵守和维护城市管理的各项规定,培养文明的生活习惯,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素质。

同时,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同步发展,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稳定带来的好处。其中,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引进北京八十中、云大附中、西南大学附中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全区高中教育毛入学率由年的2.3%提高到98.66%。全区普惠性幼儿园达所,各类中小学达所,保障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数量连续两年达到全市其他3个主城区总和,连续五年荣获昆明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考核一等奖。

年,官渡区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城市合作医疗试点、率先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全医院也正在官渡区辖区破土而出。全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4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达43个,养老床位共张,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全省首家区级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也在官渡区落成运营。近年来,官渡区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第三批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普示范区”等称号,连续四届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居民获得感不断增强,今年上半年,官渡区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元和元,均居全省第一。腰包鼓了,生活也有了保障,官渡人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有的走进书吧影院,有的喜欢逛博物馆,还有的唱起了花灯滇剧。每天早晚,官渡广场、官渡森林公园、盘龙江边、宝象河畔,晨练、散步、唱歌跳舞的市民络绎不绝,人们尽情放松着自己,享受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大事记

年10月

官渡正式建区,区人民政府驻地官渡镇。

年底

龙泉区撤并官渡区,区人民政府迁驻关上。

先锋、前卫、阿拉、龙泉四大公社相继成立,全区实现人民公社化。

年代初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官渡区普遍施行。

年1月

村级体制改革完成,官渡区辖9镇8乡、个农村办事处,面积平方千米。6月,国家体委授予官渡区“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

市委、市政府确立“一会三区两路”发展战略(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埂旅游度假区,春城路、滇池路沿线开发),官渡区迎来重大历史发展机遇。

年8月

首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官渡辖区内举行。10月,国家农业部授予官渡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好社会贡献大先进县”称号。

年3月

官渡区被国家科委评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年底,官渡区实现“两基”(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官渡区乡镇企业营业收入3年翻两番,2万多个乡镇企业在官渡星罗棋布,一批企业集团和亿元企业不断涌现,被誉为“云岭第一县”。

官渡区提前3年实现小康。

全区小学升学率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城市合作医疗试点,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年5月1日

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在官渡区隆重开幕。经过4年建设,北市区初具规模。

0年

全区城市化水平达57%,城市经济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占到了80%。

年9月

昆明市对主城四区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官渡区辖10个街道,国土面积.21平方千米。

6年

官渡区建区50周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亿元,顺利完成“二次创业”的各项目标任务。

7年5月

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新亚洲体育城举办,官渡古镇恢复重建,彩云北路、广福路等路网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使东南片区开发进入高潮。

9年4月

市委、市政府决定:昆明空港经济区与官渡区整合,实施属地管理。

9年12月、年12月

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一期、二期市场相继开业。

年6月28日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顺利转场运营。官渡区圆满完成新机场征地拆迁及配套供排水、供电、路网等重点建设任务,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集体一等功”。

年6月

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关上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年6月

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场馆建设竣工并投入使用。

云南省博物馆(新馆)、云南大剧院、云南文苑先后建成或主体完工。

年10月

官渡区建区60周年。同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7亿元,成为全省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县区。

年9月

工信部研究院赛迪顾问量化评选出年中国百强区,其中官渡区位列第52名、西南地区第2名、云南省第1名。

年12月

官渡区荣获“全国最具竞争力会奖强区”称号。

美丽官渡生机勃勃

如今,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发展中吸引人流与投资的重要因素。早就意识到这一点的官渡区,在大力推进湖滨生态湿地建设的同时,持续推进城市绿化美化工程。

官渡区位于滇池北岸,现有滇池流域面积.85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7.6公里长的滇池湖岸线,水网密布,河渠纵横,25条河道由此汇入滇池,使得官渡区成为整个滇池流域生态链上极为重要的一环,同时也是滇池治理的“前沿阵地”。

从“河长制”到“河长治”,不光是政府负责人,上班族、志愿者、学生、老人……越来越多的人走上河堤成为“河道管家”。据官渡区河长办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官渡区已建立“三级河长四级治理”体系,设立区级河长31人,街道级河长54人,社区级河长人,小组设专管员人,实现河长制工作全覆盖。

“现在滇池的水质越来越好了,我们的工作量也比之前有所下降,河道里的垃圾少了很多,入湖口周边的蓝藻也越来越少了。”已经守护滇池17年的李东升,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官渡人,滇池的每一个变化他都记在心里。在他看来,滇池治理带来的不光是水体的改善,更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一个个湿地的建成,让他渐渐找回了曾经在滇池里摸鱼摸虾的乡愁。

品质是一个城市的灵魂。昆明城市新心中的建设中,官渡区更加注重城市品质的提升——绿地面积逐渐增加、路网密度不断提升、空气质量保持优良。在此基础上,开拓创新,监管并重,在全市率先启动环卫一体化PPP项目。实现了环卫工作的市场化、专业化、机械化、精细化和常态化,着力破解环卫工作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等难题。

临湖而居、因湖而兴,官渡的发展离不开滇池源源不断的哺育。因此,官渡人更加清楚,只有水复清、天常蓝,滇池北岸这片热土才能永葆生机。

来源:昆明日报

部分图片来自彩龙社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