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
高山为谷谷为陵,三亿年前海底行。
可惜前人文罕记,石林异景晚知名。
——赵朴初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占地总面积平方公里。这里地形地貌复杂,分布着石林、地下溶洞、地下暗河、湖泊、龙潭、瀑布等自然风景资源,构成了一幅喀斯特地质地貌全景图,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石林公园于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年被列为中国首批国家地质公园;年被评选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石碑石林历史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石林,发现于明洪武十五年(年),《路南州志》载:“石林,岩高数十仞,攀缘始可入,其中怪石林立,如千队万骑,危檐逐窟,若九陌三阡,色俱青,嵌结玲珑,寻之莫尽,下有伏流,清冷如雪。”年,前云南省主席龙云到石林考察,对石林美景赞叹不已,题写了“石林”二字,后被刻于石壁上,同年正式建立石林公园,成立石林管理处,开启了石林作为自然公园的历史。
石林地质的演化过程
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类型为岩溶地质地貌,是以石林地貌景观为主的岩溶地质公园。石林是在地壳运动、构造裂隙、生物作用和土壤侵蚀作用配合下,石灰岩被地表水和地下水溶蚀形成的各种石柱组合体。石林的形成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
形成于水
石林形成于中二叠纪时代的2.7亿年前,当时石林地区是一片广阔的海洋,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海水中生活着大量的贝壳、珊瑚等生物。各种生物遗体或遗迹埋藏于沉积物中。后经石化保存于岩石中,成为化石。在海水的压力化石和其他碎屑形成了石灰岩。石灰岩是以方解石为主要成分的碳酸盐岩。其特点是容易被水溶解,尤其是在水体中富含二氧化碳时,因此石灰岩又被称为可溶性岩。
阿诗玛(石灰岩)地壳抬升
出水观音(石灰岩)2.6亿年前,地壳运动使得石林地区抬升,成为陆地,石林地区处于湿热古海岸边缘,同时石灰岩受到挤压产生破裂,有的在垂直方向上产生了两组以上的裂隙,在平面上将岩石分割成了网格状,以后水和生物等沿着这些裂隙往下溶蚀,随着裂隙的加深加宽,一个个石柱逐渐分离出来,再经构造抬升,将石柱出露于地表,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石牙,之后形成了最早期的石林。
雨水侵蚀
万年灵芝(石灰岩)石林地区两亿多年来,古气候几经变化,曾长期为低海拔、低纬度的温暖潮湿热带地区,雨量充沛,气温较高,为石林的发育提供了很好条件。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地下水)不断冲蚀着富含碳酸钙的石灰岩,使得石牙不断长高。
考验于火
剑锋池(石灰岩)晚二叠世时期(2.6-2.5亿年前),石林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火山活动,滚滚岩浆从地下深处沿断裂喷溢而出。炽热的岩浆流进石林,使早期形成的石芽、石柱被烘烤和掩埋,形成玄武岩的盖层。盖层的存在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盖层可以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运动方式,造成局部水的集中,有利于盖层下面石林的发育。二是盖层的存在可以保护早期形成的石林。
再次发育
凤凰梳翅(石灰岩)此后,石林地区一直处于被玄武岩覆盖和缓慢的抬升状态。由于剥蚀作用,玄武岩盖层变得越来越薄。至6千多万年前,中生代结束,石林地区局部玄武岩盖层全剥蚀殆尽,石灰岩和早期的石林重新出露地表,并开始新一轮石林的发育。至5千多万年前的始新世时,石林地区的地貌格局又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受到早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石林地区掀斜抬升,形成了一个大型的内陆湖泊,称为“路南古湖”。
路南古湖存在了约3千万年。这一时期,石林的发育又分两种情况,一是在湖水淹没范围,早期石林又被湖泊碎屑沉积物所覆盖。二是湖周地区,因为有较强的水动条件,在早期喀斯特地貌的基础上,延续石林的发育演。到2千3百万年前的渐新世末期,石林地区由于地壳抬升,古湖中心南移,湖水面积也逐渐缩小,最后在南部大叠水一带出现悬崖,湖水泄出,古湖消亡。
从两千万年前(晚第三纪)至今,伴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石林地区处在持续的抬升过程,这期间形成了以巴江为侵蚀基准面的地貌格局并沿续至今。由于剥蚀作用,一些曾被湖泊沉积物覆盖的石林再次出露地表,继续发育。
石林岩溶
石林岩溶形态复杂,类型多样,发育久远,发育系列完整,早二叠世的海退、晚二叠世的区域玄武岩喷发、行星气候带的古内陆干旱区、内陆湖泊演化、高原抬升、河流发育与地貌裂点、地下水系统演化等各种地质遗迹在石林地质公园内得到完整地保留,是世界上以石林地貌形式反映古生代以来区域地质演化历史的杰出代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6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