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西南地区有着变化万千的奇观异景,尤其是在石灰岩广泛分布的云贵高原。这里分布着一种面积广、岩柱高、小尺度造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林。
云南小石林景区
石林位于云南省会昆明东南郊80千米处的路南。石林的主要景观区,旧称李子箐石林,面积约12平方千米,包括大、小石林。石林中有的石柱高达40~50米,座座石头拔地而起,一派波浪翻滚的景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在比目潭附近,有一座高约10米,上粗下细的奇特的危崖石峰,人称万年灵芝,或称蘑菇云。从远处望去,状如原子弹爆炸后形成的蘑菇状烟云,十分独特。可是,石林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石林景区
说到石林,不能不提到喀斯特岩溶地貌。年,南斯拉夫学者斯维奇在欧洲巴尔干半岛一个名叫喀斯特的地方,首次详细研究了因石灰岩的溶蚀形成的各种奇特地形。科学家便以喀斯特命名因岩石的化学溶解这一地质作用及现象,中国学者又把“喀斯特”称为“岩溶”。中国是世界上石灰岩分布面积最广的国家,石灰岩及其他碳酸盐岩石的出露面积达到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13%,而且地跨各种气候带,形成了极为丰富多样的喀斯特地貌,可谓集地球上喀斯特景观之大成。
喀斯特地貌—阳朔
石林、天坑,这些喀斯特的专用术语都首创于中国。外国学者是在对云南石林独具特色的喀斯特景观进行描述时,才首次使用了石林这一术语。喀斯特地貌要形成,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地表分布的石灰岩有较明显的节理裂隙;二、气候较为湿润,有较高的气温;三、地下水循环通畅。石灰岩很容易被富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在地壳抬升作用下形成石林雏形,雨水、地表水流下渗至地表下形成地下径流。雨水、地表水通过在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流动、下渗与富含碳酸钙的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碳酸氢钙,碳酸氢钙溶于水,当其达到饱和,又析出还原为碳酸钙。而这一过程持续上千万年,伴随着地壳的抬升,水流下切作用更为显著,不仅仅加深沟谷,还在地表之下形成了诸多溶洞,构成了极为复杂的地下水流系统。在地表形成了石林、峰丛、峰林等典型喀斯特地貌。那么不禁想问石灰岩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石林的形成过程图片来源:星球研究所
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大多形成于海洋之中,亿万年前,浩瀚的海洋中生存着众多的生物,随着生命的消逝,其遗骸与岩石碎屑物质、泥沙等沉积下来,在固结成岩作用之下,经过几千上百万年形成沉积岩,其中多化石分布。随着海陆变迁,地壳抬升中,沉积岩出露地表,受外力作用,最终形成喀斯特地貌。
沉积岩
石灰岩在富含二氧化碳的水的作用下,表面被溶蚀得嵯峨嶙峋,凸起的部分称为石芽,凹下的部分称为溶沟,而云南石林就以石芽的规模宏大、类型繁多而著称。在这里,不同特征的石芽地貌类型就有多种,堪称岩溶造型艺术的天然博物馆,其总体风格又可以“瘦、皱、漏、透”来形容。而它最具代表性的招牌景观类型,便是高大的如刀山矛丛的剑状刃脊石林,又被称为“剑峰石林”,其剑状体高度可达45米,可算是石芽发育的极端形式。而且,它和塔状、柱状、蘑菇状、锥状、古堡状等许多形式的石芽一起,构成了层次丰富的造型组合,这在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石林景观区是少见的。有阿诗玛传说故事的云南石林,是我国首个被列为世界地质公园的喀斯特类型的地质公园。
云南石林地质公园
生物对石灰岩喀斯特地貌的溶蚀也会产生影响。生物,譬如附在岩石表面的藻类与苔藓,可以改变石林的颜色。雨季时期,附着于岩体上的苔藓类生物在水分的滋润下呈现出淡淡的墨绿色,如水墨画一般;寒冬时期,苔藓水分减少,呈现出明显的灰白色。此外生物附着加速了溶蚀效率,藻类可以存蓄较多水分,其分泌的有机酸与二氧化碳在溶蚀中起到了助推作用,而没有附着藻类和苔藓的部分溶解的速度慢。
附着苔藓的石林
亿万年的风磨水洗为我们留下了一片1多平方千米的喀斯特稀世奇观。踏进云南,如果不去石林,那将是人生一憾;等去了石林,才知道这里藏着天地之秘,岂一个“奇”字可以道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7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