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林 >> 石林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不系舟微博翰府名谈

来源:石林 时间:2025/3/9
北京中科白癜风病医院 https://auto.qingdaonews.com/content/2018-06/19/content_20138493.htm

《翰府名谈》为〔北宋〕刘斧所著文言札记。有很多掌故不见于正史,可补正史之遗缺。可读性强,吾甚爱之。

本书纪录唐宋奇闻异事及名人轶闻。

本书内容丛杂。其中如《李后主古诗》一则谓李后主作诗,写及“吴宫佳人艳事繁诸”实为“南唐亡国之兆”。本篇博文即爬梳这段轶闻而成。

以上为南唐开国皇帝李昪画像。

李昪(-),出身微贱,自幼随父李荣在军旅中度过。父失踪后,随养父徐温改名徐知诰。为五代十国时南吴权臣,后掌朝政。后晋天福四年(年)称帝。国号唐,史称南唐。在位期间,勤于政务,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

以上为李后主父皇李璟画像。

李璟(-),徐州彭城人氏。南唐烈祖李昇长子,南唐第二位皇帝。后晋天福八年(年)嗣位。因受到后周胁迫,削去帝号,改成国主。史称南唐中主。好读书,多才艺。与宠臣韩熙载、冯延巳等饮宴赋诗。他的词感情真挚,风格清新,不事雕琢。“小楼吹彻玉笙寒”是流芳千古的名句。

以上为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全图。

研究此图,可知南唐立国时,赵宋还没建立。此时由后汉代表中原正统王朝统治,而南唐的国力甚至超过名义上统治中原的后汉。如果南唐的统治者有统一中原的雄心话,完全可以这样做。历史曾经给他们机会。但他们没有把握住。

以上为陈桥驿旧址。赵匡胤等此起家。

以致于赵匡胤“陈桥兵变”,代周建立宋朝。揭开了统一中原的序幕。

以上为李煜画像。

李煜(-),南唐最后一个皇帝。宋太祖命潘仁美率兵南下,城破被俘。入宋都。被封为“违命侯”。在大宋朝当了一段闲差闲。最后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年)七月七日生日那天去世。活了整整四十二岁。帝天中生卒同日者仅李后主一人耳。

与其说他是国主,不如说他是词帝。为防止大宋进攻,不得已自降国格。改名为“江南国主”。等他死后,后世才称他为南唐后主。世称“李后主”。

宋太宗请喝牵机酒,李后主别离虞美人。

据《翰府名谈》载:李煜一行被迁到开封后,心情痛苦无以排解,常常通宵达旦地喝酒。殊不知“以酒浇愁愁更愁”。

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在《乌夜啼》中,李煜写道:“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以上为李后主《乌夜啼》书法欣赏。

《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煜:“开宝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又据袁文所著之《翁牖闲评》卷八称:“太祖取南唐,年余始得之。怒其不归朝,及来降。则命为违命侯,盖恶号也”。

以上为“南唐在强宋面前,委屈求存”图

李煜降宋后,心情郁闷。就在七夕晚上让歌妓奏乐,声音很大,外面都听得到。宋太宗知道后非常恼怒。又听说李词中有“小楼昨夜又东风”和“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不满之辞。更是生气,当晚就命人给李煜送去“牵机药”。是夜李煜便被毒死。但《宋史》未记载,只记:“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以上即中式卧榻,既可会客亦可单卧。

宋太祖有一句名言:“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息”。

徐玄问太祖,李后主何罪?太祖此言答之

据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江南国主既降,太祖尝因曲燕问:“闻卿在国中好作诗”。因使举其得意一联,煜沉吟久之,诵其《咏扇》云:“揖让月在手,动摇风满怀”。上曰:“满怀之风,却有多少?”他日复宴煜,顾近臣曰:“好一个翰林学士”。

《石林燕语》线装本,载有季后主轶事。

当宋太宗听到李煜写的《虞美人》这一首诗之后,说道:“没想到他仍不死心”。没有任何一个君王想要给自己留下后祸。“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以上为李后主《虞美人》书法欣赏。

越王勾践的事情没有人不知道。所以李煜必须死。当旧臣前来探望后主时,他还在叹息。后悔曾错杀了忠臣良将。而这一切后来都传到了宋太宗的耳朵里。所以李后主必死无疑。

以上为宋太宗强幸小周后图。

对李后主而言,这世界上所有事物都随着流水悄悄的流逝了。他觉得自己的一生像在一场梦里漂泊。除了醉乡,无路可走。

以上为著名《熙陵幸小周后图》。

赵匡胤被弟弟在“烛光斧影斧”中不明不白地驾崩。赵匡义即位,在新年朝贺时李后主带小周后参加朝拜。尔后小周后就常被太宗招入宫中,一待就是几天。起初,李煜以为是小周后要改换门庭。没想到是皇帝胁迫。

以上为项羽的霸王弓。强食也称霸王餐。

宋太宗命宫女架住小周后,然后霸王硬上弓。还命画师画下“天地共一春”的场景。然后就有了这幅传世的《熙陵幸小周后图》。

以上为李后主写的《相见欢》词作欣赏。

李后主每每都是以泪洗面,每次小周后被招入宫,他除了隐忍再无其他办法。于是就有了《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晚年的李后主在忧愁受辱中度过余生。

酒成了李后主必不可少的止痛药。相传,赵匡胤大概当心李煜会醉死。曾下令停止给他供酒。后来在李煜的再三恳求下,才恢复供应。

江南多雨水,李煜的帘外雨潺潺

江南雨季能一连下雨数日,所以檐下观雨也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消遣方式。记得在上山下乡时乡,一连几天下雨,百无聊耐,就在檐下观雨。一边背诵李后主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盖的被子甚至没有办法抵抗五更天的寒冷

这首诗写于李煜被囚禁在汴京期间。同样是描写自己悲惨命运。这首诗从不同的角度去抒发作者的亡国之痛。上片写景一路窗外正在下着信息的小雨,春意阑珊。烘托出一种氛围。下片由梦境回归现实。自己一个人站在栏杆前感概人间多少事。

以上为著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一说到“特务”,人们就联想到明代东厂锦衣卫。其实最早实行特务监视百官的是这位文才横溢的李后主。李后主对由北方归来的韩熙载不放心,就命宫廷画师顾闳中前往韩府做卧底,然后画出这幅传世名画长卷。

窅娘乃色目人,双目深邃。故名窅娘。

中国历史上,女人缠足这个陋习也是李后主主政时发明的。后主宠妃窅娘别出心裁,用帛将脚缠成新月外形在金莲花上舞蹈取悦君王。后来这种风气逐渐普及到百姓人家。女人以缠足为美,那时士大夫都有着病态的审美观。视女子小脚为玩物成一种癖好。

窅娘新月,潘妃莲步。

古今风流天子,亦如一辙。初,李主闻宇内缠足之俗,以扬州为上选。乃私遣奄竖心腹来邛上,物色佳丽。因得最著艳名之小家碧玉。

小国的生存之道。

李煜前面有好几个哥哥都早夭,他捡了一个皇位。与其说他是个帝王,不如说他是个词帝。

以上这座具有沧桑感的城门为南唐遗迹。

以上这一座城门是南唐时修建的。南唐在历史上时间并不长,留下的遗迹并不多。南唐宫殿早已灰飞烟灭。这座城门和南唐二陵成为南唐遗梦。

以上为南京南唐二陵地宫。

南唐为偏安江南的小王朝。帝王们也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他们的陵墓也修得很一般。我在南京长住时,曾两度到此凭吊。一次还是冒着大雨,整个陵园只有我一个人。

以上为李后主《破阵子》词作欣赏。

李后主的经历真的是命途多舛。不但承受着亡国之痛,而且还有夺妻之恨。

以上为李煜《虞美人》书法欣赏。

李后主的不满情绪和思念亡国之情被宋太宗知道后,太宗决定不再留李煜。李后主在最后的时刻写下了千古绝唱《虞美人》。写完这首传世词作后,李后主依偎在小周后怀里走了。

临死前,李煜还挥毫写下传世《虞美人》

在处理完丈夫后事之后,小周后也随他而去。一代红颜香消玉殒。据陆游所著《南唐书》载:大小周后的父亲为南唐司徒周宗之女。大周后娥皇,次女名女英。取自舜帝二妃之名。

李后主葬于北邙山,似应迁葬于南京。

据马令《南唐书》记载:李煜“以王礼葬洛京之北邙山”。即今河南洛阳北。李后主前半生自由快乐、无拘无束,每日在宫殿里夜夜笙歌。但是随着宋军的渡江,南唐灰飞烟灭。成了亡国之君。

李煜在生日那天去世,用生命诠释诗词。

作为一国之君的李煜变成阶下囚。这对他的人生无疑是莫大打击。于是他的词风也从清新明快转成了哀怨感伤。

繁华的江南消磨了南唐君王的锐志。

他不止一次将自己内心忧愁与怨恨比喻成滔滔的江水。读起来叫人肝肠寸断。这种带着悲伤的凄美也正是他的诗词能流传到今天的一个重要原因。

延平梅山坡府学书斋年6月10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