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依靠劳作谋生的工种有“五行八作”之分,他们都是位居社会底层的人。为了使同一行业之间自尊自重,也使别人尊重,大都设有本行业的祖师或者行业神,如鲁班为“八作”中木匠行业的祖师,书吏则属于“五行”中最末一行,他们供奉的是衙神。
内乡县衙供奉的衙神萧何历来州县衙门里设有衙神庙,供奉衙神,衙门书吏都要定期祭祀衙神,新官上任,照例要拜衙神。其实拜衙神最勤快最恭敬的不是官老爷,而是书吏们,因为衙神是属于他们的神祇。不仅地方衙门供奉衙神,就是中央有些衙门也多有供奉。千百年来书吏们在衙门供奉的衙神一般是萧何,对他顶礼膜拜,向他祷告平安,求他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尊称他为“萧王”“衙神”。
萧何月下追韩信萧何是西汉首任宰相,与韩信、张良并称汉初三杰。萧何曾是秦朝县衙门里的书吏出身,帮助刘邦打天下,最后位极人臣,所以衙门书吏共尊萧何这个大名人为神。天下州县书吏都自认是萧何的徒子徒孙,有这么一位名垂史册的祖师爷,书吏都觉得十分自豪,扬眉吐气。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是书吏们祭祀衙神的日子,祈求仕途顺利通达。
清代北京纸马《萧公之神》河南内乡县衙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封建时代县级官署衙门,县衙内有赞侯祠,就是衙神庙,供奉衙神萧何,有庙联:“不求当官称能吏,愿共斯民做好人。”意思是说,不求当官能声名远播,只要能和百姓一样做个好人就可以了,这是当官起码的人格要求。清代北京纸马《萧公之神》中神祇只单祀萧何一人。
清末北平人和纸店神祃《萧曹尊神》河南密县县衙建于隋大业十二年,内设萧曹祠,也称衙神庙,供奉的是西汉宰相萧何、曹参。萧何辅佐刘邦建立了汉王朝,制定了律令典章,对巩固西汉政权起到关键性作用。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为西汉第二位相国,曹参在楚汉战争、平定异姓诸王中,立功最多,封平阳侯。曹参当相国完全依照萧何所制定的一切制度,不加更改,实施无为而治,天下安定,这也是俗语“萧规曹随”的由来。所以,地方官署衙门掌管文书的官员胥吏不仅要以萧何为祖师爷,也以曹参为祖师爷,也尊奉曹参为衙神,在衙门设庙供奉,以期保佑官运亨通。一般将两人合祀,称为“萧曹尊神”,如清末北平人和纸店神祃《萧曹尊神》。
清代天津杨柳青神祃《至圣仓颉》书吏们除供奉衙神外,还祭祀胥吏神。南宋叶梦得《石林燕语》记载,宋代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官吏,每至秋天必醵钱酬神,祭祀传说中创造汉字的仓颉,称为苍王。这个苍王是书吏们要供奉的胥吏神,书吏常任差事就是动笔杆子做记录、迭文案和算账目,按照中国古代“百工技艺,各祀一神”的规矩,造字的仓颉就成了他们的保护神。历来在官衙的正门里向门板中间都挖有一个小木龛,里面供有苍王神像,书吏们还别出心裁为这位苍王起了个雅号,叫“不动尊佛”,对这一雅号,书吏们自有说法,书吏身为刀笔小吏常常身不由己,最害怕被官老爷罢斥撵走,要想始终待在衙门里不动,全靠这“不动尊佛”保佑了。虽然有些荒诞滑稽,但书吏们还是要拜的,如清代天津杨柳青神祃《至圣仓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