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林 >> 石林优势 >> 正文 >> 正文

太师蔡京最喜欢的几种美食,看看你吃过哪一

来源:石林 时间:2025/3/16

最近写了一些明初太师李善长的故事,今天说说宋代的一位太师蔡京,说说他的奢华生活。

《石林燕语》中提到,蔡京的精力非常旺盛,很爱热闹,闲不住。平时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宴请宾客,他能终日在酒桌上应酬,毫无倦意。

这一点和他的弟弟蔡卞大不相同,蔡卞很讨厌会见客人,禀气也不如他的哥哥充盈,肠胃也不好,甚至茶水喝得多一些,都会呕吐,用蔡卞自己的话来说:“家兄一日无客则病,某一日对客则病。”

蔡京的客人多,吃的却一点儿也不马虎,奢华到了极致。

《独醒杂志》记载,蔡京做宰相时,有一次在府中宴请属下官员,席间有一种“蟹黄馒头”,也就是蟹黄包子,味道异常鲜香。但制作的费用也是不低,光是这一道馒头,就花去了一千三百余贯钱。

还有一次请客,蔡京给客人们上了十个饼,每个客人只切了一小块,吃到嘴里细细品味,味道很奇特。有明白的人,吃出这饼是用黄雀的胃(黄雀肫)做成的。这些饼都是江西的官员进献的,同样的饼,蔡京府上竟然还存了八十多块。这种东西今天估计不会再有了。

因为经常请客,蔡府里有一个完整的厨师班子,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说过。

汴京城里一个士大夫买了一个小妾,据说曾经在蔡太师府里做过厨子。新主人要试试她的手艺,让她做包子吃。小妾却说她不会做,新主人很奇怪:“你在蔡太师府上做过厨子,府里不吃包子吗?怎么你不会做?”

小妾说:“太师府里当然也吃包子,可每次做包子我只管摘拣葱丝,别的活都专门有人做。”

可见蔡府的厨房很大,厨子数量多,分工细。就算平时不请客的时候,蔡京吃饭也很讲究,并不是一次性地把菜全部端到桌子上,而是由一个侍者喊出今天准备的菜名,蔡京想吃其中的哪一样菜,点过之后侍者才端上去。又因为“菜”与“蔡”同音,侍者报菜名的时候也要注意回避菜字。

蔡京比较喜欢吃的是鹌鹑,为了保证供给,蔡府中专门有人大量饲养。据说,因为蔡京吃下去的鹌鹑数量太大,后来有一次,蔡京梦见几千只鹌鹑围在自己周围,指责他贪吃滥杀。

蔡京的奢侈不单单体现在吃上。《鸡肋编》记载,有一次蔡京生病,朝中大臣前去探望。众人坐在后堂的东阁中,蔡京吩咐一个婢女焚香,婢女答应一声,走出去便不见了。

大臣们心中疑惑,过了很长时间那个婢女才走回来,禀告蔡京说:“香已满。”

蔡京就让她卷起帘子,一会儿,香气慢慢从另一间屋室中飘出来,如雾霭一般散布开。宾客们被香气罩住,彼此看不清对方。

据蔡京解释说,这样熏香,才不会有烟火气。大臣们从蔡府出来,衣帽上的香气芳烈浓郁,几日不绝。但这种烧香方法有一大缺点,就是太浪费香料,好的香料价格昂贵,像蔡京这种烧法,一次要用去几十两香料。

如此的排场,花费自然不小。不过,蔡京是皇上宠信的太师,不必担心银钱,每当他的生日,天下郡国皆有贡献,蔡京借此聚敛的财富数量巨大,足够他挥霍。

于左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906.html